我国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调整,每次调整的政策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4-04
按我自己的理解,我国政府历史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4次调整按如下次序区分:
1. 从解放前在解放区开始的土改运动一直延续到解放后,这是完全打破旧社会生产关系,将社会资源重新分配,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胜利打下坚实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基础,被认为是战胜国民党的法宝之一。但是,原则上讲,这与历史上许多改朝换代时的做法有类似之处。国民党到台湾后,在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的基础上,也实施了类似的土改政策,将土地重新分配。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改变农村土地所有制进行社会变革的机会也许永远不存在了。
在1949年全国基本解放以后,陈云为治理历史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问题,利用新中国政府掌握的粮食,棉花等物资,加上若干行政措施,成功打击了社会上的投机资本;稳定了全国的经济形势。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说是“以农定国”。
2. 顺利完成一五计划的经验使政府体会到统一支配农业资源对安定社会经济形势的重要性。而为了克服粮食根本性或结构性紧缺而采取的“统购统销”政策也为农村集中化管理,并最终达到人民公社打下了基础。1958年,人民公社作为“三面红旗”之一,成为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标志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种集体化的农业政策是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在以保障全国人民有粮吃有衣穿为基础的条件下,不断尝试快速发展工业等领域。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说是以农养国。但是,虽然由中国庞大人口数量所决定的中国农业的体量巨大,但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生产能力落后,而且耕种面积有限,因此,由这样的农业基础来承担全国工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必然会产生矛盾。
3. 1981年正式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实施的“包产到户”政策,是彻底将集体化农业向个体农业形式的还原,从“鼓励农民劳动积极性”的意义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实际上是使农业市场经济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真正出发点。这一时期的农业政策可以说是真正的“以农为本”。
4. 1961年为了解决当时的粮食供给困难,在陈云的建议下,新中国首次动用外汇进口粮食。这一措施的真正意义在于开始结束中国几千年以来的“自给自足”式经济体系。但是,粮食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国家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农业进行财政干预的努力,没有完全依赖价格极有竞争优势的进口粮食。从临时性财政补贴,到取消农业税,到现在的在农村建立社保体系,国家是从稳定经济,平衡物价的角度,对农村经济提供全方位的经济补贴。农产品(包括粮食,蔬菜,肉食品,棉花等工业原料)是政府稳定经济和调整通胀水平的重要财政政策之一。农业是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或者应该是)目前我国政府农业政策的特点。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