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

出自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原文节选: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释义:

假如我伏法被杀,那好像是九牛的身上失掉一根毛,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世人又不会拿我之死与能殉节的人相比,只会认为我是智尽无能、罪大恶极,不能免于死刑,而终于走向死路罢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我向来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地位,使人们会这样地看待自己。人本来就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的却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用死追求的目的不同啊!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任安早年在大将军卫青门下。当霍去病渐渐受到汉武帝的宠信,逐渐凌驾在卫青之上的时候,卫青的故人、门下都投靠霍去病了,并因而获得官爵,只有任安不肯,仍效命于卫青。

任安自认为自己是冤枉的,十二月就要行刑了,他写信给经常可以见到皇帝的司马迁,请他设法援救。司马迁接到这封信时,他的心里相当为难。他要把自己见死不救的苦衷,向老朋友说明,并请求他原谅。于是,司马迁写了这封长信给任安。

原文赏析

《报任安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第一篇富于抒情性的长篇书信,内容极其丰富。司马迁向任安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不能按照来信的要求去做,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为什么自甘受辱、愿意接受宫刑,以及在宫刑以后是什么信念支撑他顽强活下去的。全文共分四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任安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9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作者:司马迁
  出自:《报任安书》
  注释:
  固:本来。
  或:有的人。
  于:表示比较。
  或重于泰山: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重于泰山的人有:岳飞、于谦、钱学森、邓稼先、雷锋、黄继光、江姐等人。
  或轻于鸿毛:他的死比鸿毛还轻。 轻于鸿毛的人有:秦桧、张俊、汪精卫、李士群、袁世凯、蒋介石等人。
  意思
  人本来都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雁的羽毛还轻。
编辑本段
被引用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中: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编辑本段
背景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人固有一死
人固有一死,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整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
固:固然,虽然,必然的意思.
或:有的人
于:比 相比
泰山:山东泰安的泰山,比喻伟大
鸿毛 :也是鸟的羽毛,比喻渺小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司马迁从父亲的言谈话语之中看出参加封禅泰山的大典对光宗耀祖是何等重要。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他在给好友任安的《报任安书》中,表达了他受刑之后的痛苦心情,并提到写作《史记》的意图和完成的决心。就在这篇著名的书信之中,司马迁把泰山融入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可见,在司马迁的心目中,泰山是一个庄重、威严、雄伟可亲的象征。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30

文学课代表

详情
    官方电话
第4个回答  2011-04-0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却像鸿毛一样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