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焰中思索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如题所述

俗话说,水火无情。但我想,水中,好像还是一个比火中较适宜进行思考的场所。水是细腻的,只要不是沸水和冰水,它在短时间内给人的感受,还是柔软光滑的。有很多落难水中的人,在经过了数小时数十小时的搏击之后,依然获救,我想,同他们在水中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和决策有关,也同水的比较宽容有关。我听过一位在台风的沉船中偶然获救的船员说,他在水中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海浪的方向,直到当一股最大的风浪打来的时候,他憋足气沉入其中,被那股浪推到了浅滩。
  火,则要穷凶极恶得多。除去炉子和烧杯……这些被人所管辖的微火之外,所有的大面积的肆无忌惮的火,都是灼热和暴跳如雷的,都是狠毒和惨绝人寰的。那些貌似轻快无邪的火舌,喷溅着巨大的毒汁。想想吧,烁伤我们宝贵的瞳孔,只需要一粒小小的火星。将我们跳跃的双脚变成焦炭,只需要在滚烫的废墟中穿行几步。在火中,你还得永远提防着火焰最阴险的情侣和助手——滚滚的浓烟。也许你还没来得及和火焰正面交锋,烟尘就已将你温润的肺腑,炙成边沿卷曲的铁板了。火中还潜伏着置人死地的爆炸、有毒的气体、坍塌的重物、崩溃的建筑……
  如果火中仅仅存有这些恐怖的东西,事情也就简明扼要——用所有极端的手段,扑灭它!但是,火中往往还存在着价值连城的宝藏,还存在着比这些宝藏更贵重千万倍的——生命。
  于是,就有了救火者在火中的思考。
  在那重重的金色孽龙的狂舞之中,我不知道救火者将思索些什么?那是怎样一种生命的极端困境,那是怎样一种职责的神圣抉择!
  也许,救火者将思考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可能已经在平和的时段,思索过无数遍了。但我相信,在火中,这种思考,还将无数遍地严酷而新鲜地进行着。火焰凸现着生死的决裂,救火者,你将向何处倾斜你的天平?
  也许,救火者将思索在地狱般的火海中,采用怎样的路线和方式,才可达到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地救人和自救?火场瞬息万变,形势间不容发。火中的思考,将是对人的心智和决断的极大甄别。我不知世上还有其他的考场,能比它更严峻和苛求?
  也许救火者将感受到——皮肤的灼痛毛发的焚毁骨骼的重压呼吸的窒息……思索到用灵敏的肉体,去殉道德和责任的艰韧与苦难。我不知道在漫天的火阵中,有多少人勇往直前了,有多少人退缩腾挪了?但人们会永远牢记这一行业中的英烈——因为它是大智大勇者的事业,它要求人类自我的战胜和精神的超越。
  火焰中的思索,是短暂的,也是长久的。是庄严的,也是平凡的。是神圣的,也是家常便饭。因为选择了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这种惊世骇俗的思维之地。那个通红的片刻,将鉴定你的一生。
  在火焰中思索
  千年之末,有一种大江东去的决绝。人这种生存短暂的生物,常常会迷茫和惆怅。千年之初,有一种万物更新的召唤。人这种爱好幻想的生物,常常会期待和眺望。千年仿佛一把巨大的魔桨,渡我们渺小的生命之舟在辽阔的时空穿梭,给你苍茫和顿悟。
  世纪的计算方法,和一个婴儿的诞生有关。尽管在宗教的学说里,这个婴儿是那么超凡入圣,但婴儿就是婴儿,他的第一声啼哭,只是一次响亮的呼吸。
  一个孩子,就像一颗渐渐长大的珍珠,润泽明媚。历史不是以一位老人的辞世当作新的开端,定非偶然。人们面对一个婴儿的降临,总是以最美好的心态祝福他比以往的任何一代,都更幸运和强大。
  百年前的此刻,当19世纪就要飘落,20世纪叩响门扉的时候,人们在祈盼着什么?
  一定不是战争,不是饥馑,不是灾荒,不是毁灭……可这一切,在20世纪都千真万确地发生了。两次惨绝人寰的世界大战,可以让地球崩溃数十次的核武器储备,形形色色的魔教泛滥,一天天污浊的空气和水……
  单纯的祈祷和愿望,是美丽而软弱的泡沫。如果没有圣洁的情感和智慧,没有超拔的思想和意志的支撑,必然被时间的利齿嚼成渣滓。
  如果说有什么瞬间,能令全地球的人类,都仰望天穹,惊讶宇宙的浩淼和人类的孤独,能令全地球的人类,都俯瞰大地,思索自身的价值和人性的真诚,千年交接,该是具备这种庄严品格的时辰。
  在那一刻,让我们屏气静默。我们将会聆听到所有在这颗星球上曾经存在过的生灵——所有的草,所有的树,所有的岩石,所有的先人……对我们的谆谆告诫——热爱你手中的生命,热爱你居住的地球。
  聆听千年
  拒绝的本质是一种丧失,它与赞同相比,更带有冷峻的付出与掷地有声的清脆,需要果决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你拒绝了金钱,就将毕生扼守清贫。
  你拒绝了享乐,就将布衣素食天涯苦旅。
  你拒绝了父母,就可能成为飘零的小舟,孤悬海外。
  你拒绝了师长,就可能逐出师门自生自灭。
  你拒绝了一个强有力的男人相助,他可能反目为仇,在你的征程上布下道道藩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