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应观的来历

如题所述

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距武陟火车站不远。是雍正皇帝为治理黄河水患,御祭龙王,特下诏书建造的行宫、庙观。始建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历时四载。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距焦作市区35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建筑风格形似故宫,主要包括山门、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阁等,规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宫”之美誉。

嘉应观始建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有“河南小故宫”之美誉。

据《武陟县志》记载:“嘉应观在二铺营村东,雍正初年,以黄河安澜,奉赦建,规模壮丽,有铜牌刻。”康熙末年,黄河四次在武陟境内决口。雍正元年,又决马营口,洪水逼京,淹天津,成清王朝心腹之患。为治黄安民,雍正皇帝派河道总督率兵堵口、修坝,亲临河防搬石。

为祭祀龙王,封赏治河功臣,口堵坝成时,雍正皇帝特下诏,赦建嘉应观。命河臣齐苏勒,仿故宫,派御匠调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5省民工,大兴土木,历时四载,建成了这庄规模宏大,纯满族风格的官式建筑群嘉应观为仿故宫敕建的官、庙、衙三体合一的清代建筑群,占地140亩,分南北两大院。北院为祭祀河神,巡河行宫建筑群。中轴线南北依次有山门、御碑亭、严殿、中大殿、恭仪亭、舜王阁。两侧对称有掖门、御马亭、钟、鼓楼,更衣殿、龙王殿、风雨神殿。东西跨院为河台、道台衙署。南院原有戏楼、牌坊。观西原有陈公祠。

傅作义及苏联专家治理黄河指挥部也曾设在嘉应观内。

嘉应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是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21
嘉应观供奉的是道教偶像,而满洲贵族信仰的则是佛教,雍正皇帝更自称为佛门弟子中的“大掌门”,修嘉应观实际上是与他的信仰相悖的。修建这样一座庙宇,有人认为,雍正是有良苦用心的:作为被风传靠“夺位”登基的皇帝,他需要更多的政治资本来巩固自己的帝位。在未登基之前,他受康熙之托负责武陟治河,并成功地堵住了四次决口。他建嘉应观的目的,是通过嘉应观向世人展示他的治河功劳。雍正五年黄河水清2000里,持续26天,天降祥瑞,雍正喜撰《圣世河清普天同庆谕》,写下《告河神祭文》,还派人到嘉应观立“黄河水清碑”,更显示其即位的人神共许。另一方面,雍正似乎也有意通过嘉应观昭示天下:大禹以河工王天下,作为少数民族的他们,也同样可以做到,这成为大清可以做“华夏之主”的理论根据之一。追问

嘉应观的建筑结构如何排布

追答

嘉应观经历多年沧桑,主要建筑仍保存完整,现存房屋有200多间,系清代宫式建筑。远望楼阁凌空殿宇栉比,参天古柏与红墙碧瓦交相辉映;近看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壮观,是镶嵌在黄河岸边的一颗璀璨明珠。建造嘉应观耗资 288万两白银,是中国历代花钱最多、规格最高、建筑最雄伟的龙王庙。观内设置与各地龙王庙、观有别,与皇宫类似。特别是中大殿,就是故宫太和殿的缩影。 
  嘉应观山门为单檐歇山顶,顶部覆盖蓝色琉璃瓦,檐下为五踩重昂斗拱,用材甚小,玲珑别致。外檐木质上均有彩绘,笔调明朗,色彩鲜艳。门前门牌上书有“敕建嘉应观”五个大字,为雍正皇帝手书圣旨。御碑亭似清朝皇冠,富丽堂皇,亭内御碑铁胎铜面,二十四龙缠绕,底座为独角兽,雍正皇帝亲 笔撰文书丹,制作精致,称得上是中华第一铜碑,堪称国宝;治河功臣殿分东西两个大殿,供奉着10位治河功臣。  
 中大殿天花板上的险65幅龙凤图为天下一绝。故宫里也有龙凤图,但故宫的龙凤图为满汉合璧,而这里的龙凤图却是清一色的满族文化风格,天下独此无二。禹王阁雕栏楼阁,典雅华贵,颇具南方风格。阁前有一碑为水清碑,也叫灵石碑。轻轻一击,灵石碑声若铜磬,蔚蔚动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21
嘉应观,俗名庙宫,又称黄河龙王庙,坐落在河南省武陟县嘉应观乡,距武陟火车站不远。它是雍正皇帝为治理黄河水患,御祭龙王,特下诏书建造的行宫、庙观。始建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历时四载。嘉应观位于河南焦作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距焦作市区35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是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的座集宫、庙、衙三位一体黄淮诸河龙王庙,建筑风格形似故宫,主要包括山门、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阁等,规模宏大,有“北京小故宫”之美誉。嘉应观不单是专门蔡祀黄河河神的庙宇,还是纪念表彰历代治河功臣的场所。这里有大禹、王景 (东汉)、贾让 (西汉)、谢绪 (南宋)、贾鲁 (元朝)和明朝的黄守才、白英、潘季训、宋礼、刘天和,清朝的朱之锡、栗毓美、齐苏勒、稽曾筠、林则徐等,均被雕塑成真人大小的蜡像,分别安置在禹王阁、中大殿 嘉应观
和东西大殿内,享受御祭、供人们瞻仰。 嘉应观内现存很多珍贵文物和稀世珍宝,如御制铜碑和山门、前殿、配殿等处大面积的彩绘,特别是中大殿顶棚上的 65幅龙凤图;钟楼上能敲击出高低强弱八个音节的大铜钟、雍正皇帝书写的匾额、碑文等。嘉应观在历史、艺术、科学、古建筑、水利等方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中大殿又名金龙殿,建成至今,殿内不见蛛网,不粘灰尘,鸟虫不进 (传说殿内有避尘宝珠,但无据可考)更是个谜。其他还有铁鼎、黄河水清碑、伏羲、女娲交媾石像碑、大型彩陶双凤24龙壁等。雍正皇帝御书“嘉应观”龙匾,匾额内的应字用繁体字写,“应”。但字中少个立人,至于为什么,至今不得而知。
嘉应观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是雍正皇帝为纪念在武陟筑坝堵口、祭祀河神、封赏治河功臣,敕建的一处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清宫建筑,现占地140亩,中轴线南北依次有山门、御碑亭、前楼、更衣殿、龙王殿、风神殿、雨神殿,东西跨院为河台、道台衙署。御碑亭酷似清代后天冠,内立雍正皇帝亲自撰文书丹的大铜碑,高4.3米,铁胎铜面,碑周雕龙,底座为蛟,工艺精湛,全国罕见,为国之瑰宝.中大殿,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殿内藻井彩绘六十五幅龙凤图,为纯满风格,堪称一绝.殿内正中立“钦赐润毓”金牌,经考证“润毓”是雍正皇帝赐于在武陟堵口的都御史牛钮的封号,牛钮是雍正的皇叔,曾是嘉应观 。嘉应观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也是河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清代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是黄河文化的代表之一。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9563.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