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作者有时称呼大树为"他",有时又称呼为"它"?

如题所述

15.为什么作者有时称呼大树为“他”,有时又称呼为“它”?(4分)
答:⑴称呼为“他”,在情感上把大树看做人类,看做自己的朋友。
⑵称呼为“它”:客观地介绍大树的生存环境。

附:
一大树之歌
冬末时,我们去北海岸拜访一位爸爸的老朋友。他的年龄比阿公和爸爸的年纪加起来都还大。至于到底有多大?我也算不出来,也不想猜了。反正,他看起来还是很强壮,很能生长的样子。他住的地方,靠近金山一条小河的河口边。他是看着金山乡长大的一棵大树。
什么样的树呢?它是一棵雀榕。雀榕的枝干通常长有许多肉红色的浆果,平地的鸟群最爱集聚那儿,所以它应该也有许多鸟朋友。河口附近还有许多雀榕,树龄都和这一棵差不多。感觉上这个河口应该是一个大树群生的地点,就像象群集聚的泥沼地一般的情景。
这棵基部足足可让四人拥抱的大树,叶子已经落得一乾二净,只剩肥胖的躯干和枯枝伸向清冷的天空。以前爸爸去金山赏鸟,都会顺路去探望它。有一次,我在它身上粗略统计了一下,还有十来种草木寄宿在它身上,像常见的酢浆草、鼠曲草、黄鹌菜、马齿苋等,都会发现。但附近的人并非很善待它,他们在它的身上缠绕了电线,还挂鱼网铺晒,树干间的树洞里也堆积着废弃的空罐头和保特瓶。我们仔细探视这位老朋友,它的枯枝已有一些红色的嫩芽,准备挣出天空了。下个月再来,想必已蓊郁成一片树海!
它的旁边还有一位垂倒的伙伴,大概是枯死一段时候了,又有新的小雀榕自枯树里长出椭圆、浅黄的优雅嫩叶,象征着新生命的孳生不息。
我们把树洞清理了一下,偷偷地把鱼网拉下来。然后,离去之前,向树身行礼、祈祷。不知下一回再来看他是什么时候?也许,那时你已长大到能爬上他的树肩,站在他的肩膀,看到湛蓝的海洋。
二大树之死
每年春天,我都会如约前往金山,拜访那棵大树。一棵可能在荷兰时代就出现的雀榕。
去年孩子上国中时,我也带他去。从幼儿园起,我们就固定去探望它。有一回,我还带了一群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前往。他们兴奋地手牵手围绕,结果要六个人才能够将它圈起来。
就不知今年春天,它会是什么样的形容,愈接近它时,我总是按耐不住,抱持一种复杂的期待心情。但谁会料到,当我抵达渔村,如常转弯,探头进去时,赫然发现,老树不见了。原本矗立着大树的地方,只剩下空旷的水泥地,一口深井,以及曾经陪伴它的红砖屋。
怎么会这样呢?我吃惊地倒抽了一口冷气。再趋前一看,老树竟然只剩下残根,整棵树都不见了。残留的树根已经腐朽和些许泥土搅拌在一块,村人似乎认为是肥沃的土壤,利用为菜畦,种满了红凤菜。
我再回顾四周,旁边一棵连皮掉落的巨大树干正躺在草地里,树上还残留者一些丢弃的垃圾。那不就是大树吗?
我走过去检视,兀自站着,低回了好一阵,还是不肯相信这个事实。一棵大树往往都拥有上百岁的生命,更何况是雀榕,经常被视为重要的老树,被村人所膜拜,或者被列为保育的树种。哪有这 巧,这棵蓊郁的大树就这样突然辞世,毫无预警。
挨着旁边狭窄巷弄的住家探询,结果遇见了一位老婆婆,无所事事地蹲在门口。她告诉我,老树是自己老死掉的。她还指着旁边的公园说,以前附近也有一棵,也是莫名其妙地死去。
我再回到大树伫立过的位置,仔细看周遭。除了有些变成腐木,还残留的一小段树根,透露了,它在死前,显然被虫蛀蚀得相当厉害。同时,因为被水泥地面包围着,搞不好也是它提早结束生命的原因。水泥是前几年才铺的,我愈看愈生气,直想把大树的死亡归罪到这个原因,因为我实在找不出更好的原因。
以后孩子们问到大树时,我将如何回答,是要老实地告诉他们现况吗?大树死亡了,要如何教育孩子比较好呢?回家的路上,我有些茫然,更有着几许失落,但也很感谢大树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让我每回去金山都有机会去探望,和它结交为永远的朋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