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的红白喜事上唱秦腔,有什么讲究和忌讳吗?

如题所述

我是陕西70后人,小时候在一些重要活动里随处可见秦腔的身影,比如,农村庙会、结婚、出嫁、小孩满月、过周岁、老人做寿、过世、周年、盖新房、乔迁等活动里,主家都会邀请一个戏班子,热热闹闹地唱一天或者数天秦腔,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精神上的满足感。

毕竟,几十年前人们的娱乐项目并不多,而秦腔被看作是最实惠、最受人们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

人们所说的红白喜事通常是指新人结婚、女方出嫁,老人过世和周年。按理说,白事是丧事,主家由于失去亲人必然会哭哭啼啼,却跟喜事(红事)放到一起谈论,是因为古人对生老病死看得很开,一个人自然死亡,说明他要在天地之间长眠了,离开了所有烦恼。

但在民间,喜事和白事毕竟是两码事,在举办各自的活动和仪式时,都有许多讲究和忌讳,就拿在红白喜事上邀请秦腔班子唱戏来说,同样有很多规矩。

一,红事时唱秦腔的讲究和忌讳。

红事包括婚嫁、做寿、乔迁、生小孩、满月、升学等,这些都是喜事,人们做活动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图个吉利、喜庆、祥和。

因此,在演唱秦腔曲目时,都以带有喜庆内容、旋律欢快的秦腔曲目为主,常见的有《龙凤呈祥》、《花亭相会》、《喜宴开》、《小开门》、《大拜寿》、《赶坡》,等等。

当然,每逢喜事时,人们都会喜笑颜开,为了逗主家和来宾笑口常开,通常还会演唱一些丑角戏,具有代表性的秦腔曲目有《张连卖布》、《穷乐观》、《打砂锅》、《拾黄金》等。

通常情况下,红事中点唱的秦腔,主家和来宾都可以点,所点的秦腔曲目的名字里不宜出现“死、杀、毒、斩”等带有负面效果和贬义属性的字眼,若出现会大煞风景,主家非常忌讳这些。

二,白事时唱秦腔的讲究和忌讳。

白事主要指丧葬,本身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为了体现“死者为大”的文化习俗,通常情况下,演唱的秦腔曲目跟祭奠、孝道有关,常见的有《祭灵》、《女祭灵》、《二十四孝》、《哭坟》、《柳青娘》、《灵堂》、《王祥卧冰》,等等。

白事最大的忌讳是,不能在白事现场演唱具有喜庆性质的秦腔,这样会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

三,点戏时的讲究和忌讳。

点戏多出现在白事里,虽说是点戏,实际上是一种暗示和警戒,通过点唱的曲目来揭露主家的为人和口碑。

老人在世时,如果儿女不孝,常有冷落或虐待老人的现象发生,如果是男性老人,老人的直系亲人,一般是兄弟就会发难,会点《三娘教子》、《雷打张继保》之类的秦腔曲目,目的是为了让侄儿侄女脸面上难堪,讽刺他们不懂得尊老爱幼。

如果是女性老人过世,娘家人会出头点戏,一般是老人的兄弟,即舅舅出面,以《三娘教子》点得频率最高,同样是为了讽刺外甥外甥女没有孝道精神。

当然,戏班子都必须熟悉这些忌讳和讲究,明白哪些秦腔戏曲该在什么场合下演唱,即使点戏的人点错了,戏班子也应该及时指出错误,如果不管不顾,犯了多次类似的错误,那么,这个戏班子的名声就臭了,以后很难被邀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25
肯定是有这个忌讳和讲究的,如果是喜事,那么这个唱腔会显得轻快,听起来会显得非常的舒适,如果是白色,那么这个唱腔会延长低沉。
第2个回答  2022-06-25
在唱的时候。不是要唱,喜宴会唱龙凤呈祥,小开门,大寿拜等等喜庆内容。在殡葬的时候通常会唱女祭灵,二十四孝,灵堂等等。在唱的时候。是一种办事,揭露这家人的口碑和为人。来世最大的忌讳是不可以去唱喜庆性质的秦腔,在喜事上讲究的是不可以唱毒斩杀死等等。不太好负面情绪效果的秦腔。
第3个回答  2022-06-26
在开唱之前都需要拜码头,带着尊敬去拜见当地的土地豪绅,军政要员并以贵宾的规格邀请他们前去看戏,在唱戏的时候,特别忌讳在戏场后台坐在大衣箱上面,除此之外还不准在戏场上打伞,不许在戏场中说梦这个字。
第4个回答  2022-06-25
在喜事上面不能唱三滴血、陈世美等等一些比较悲情的戏曲,这样寓意不是特别好,而且人们也比较忌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