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输出文化?一个微观视角(上)美国社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美国的文化很强大。但是很多人不一定明白美国何以变得如此强大。下面通过美国最高端的学术奖金:富布莱特奖学金(Fulbright Scholarship)的案例,来说明美国是如何吸纳了全球150多个国家的精英,并且为这些精英提供了最好的学习与生活体验。而未来待这些精英回到国内,大多从事公务员,大学学者,主流媒体或者企业的高管。这些人,未来都是美国的友人。

富布莱特(Fulbright)新生欢迎宴会,在纽约大学举行。富布莱特是美国政府提供的高端奖学金,面向全球155多个国家,获奖者多是经过激烈竞争被选送到美国交流的。富布莱特做得最优秀的地方是通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各地的Fulbrighter了解不同的文化,同时也深入了解美国文化。

每个活动都很别致,比如品尝各个国家的美食,到当地学校和学生交流,到西点军校和美国海军学院参观交流,节假日住到当地美国人家中,体会美国人生活,和联合国官员交流,等等

Fulbright之所以很有名,是因为在60多年的历史中,有50多个Fulbrighter获得诺贝尔奖,80多位获得普利兹奖。来到美国交流的学者,除了获得相关学术资源,一年里还有机会参加近100场各类社交、文化交流活动。。

成为Fulbrighter等于拥有一个广大的全球精英网络。过去一年我结识了许多只在电视上见过的国家的朋友,如阿富汗、黎巴嫩、海地、尼日利亚。

带你体会美国社区的活动

碰到节假日,One-to-world会组织大家去美国人家过节。以融入私人家庭方式体会美国文化。2013年的圣诞节,我们一起来到了宾州一个小镇叫Mount Joy。Mount Joy没什么名气,但是它那里的Amish Community却很有名。

Fulbright scholars来自世界各地。所以每次活动的队伍,好像一个小联合国。一次旅行,可以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学习各国不同文化。

抵达目的地的第一件事情,是去教堂和接待家庭见面。

来自俄国的语言学老师。用俄语朗诵了普希金的诗。i loved you one day;

日本童鞋介绍了日本的厕所文化。用他们的话说进日本人的厕所是享受,进去后有欢迎的音乐,坐下来有音乐,起来有温水清洗。

这个女生来自沙特阿拉伯。她重点想打破其他国家对阿拉伯女性的偏见,即那里女性地位很低。她说她在她的国家的生活和世界其他各地女性一样,可以受平等教育,可以工作,可以和朋友外出游玩,可以开车上接。从服饰上看,和我们也没啥大区别,除了围巾是必须裹着头部的

要知道招待一大批来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5天,要大家都安全开心,还是完全义务的,若没有极大的爱心与包容心,很难做到。一切都是神的做为,这个也是他们说的最多的。他们希望更多人听到福音!这个是在当地招待我们的社区的老太太和老先生。都是出于对神的爱热情,义务,免费招待了我们这批来自异国他乡的世界各地的陌生人。他们完全也可以呆在家里享清福。

万圣节,又组织我们去了新泽西州的一个社区,玩了2天。

抵达社区的第一件事,当地市长给了一个简单致辞!市长独自来去,大家看到他最多握个手,与常人一般,完全不是前呼后拥的状态。而且,我们只是过客,但是对方还特意来致辞。

当地的一对师生合作表演了一首乐曲。美国人的社区生活貌似比我们国内丰富。不过也可能是其实国内社区生活也很丰富,只是我不太关注。我在现在的小区住了十几年,至今不知道我的邻居长啥样。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社会普遍如此?

湛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葱葱的树木,还有洒满地面,片片金黄色的秋叶,与一群来自十几个国家的朋友在庭院中一起做南瓜灯,亲们,你可感受到我的幸福?

美国家庭厨房都很大。一大群人围在一起,上海话说起来就是ga sai wu。这种家庭party在美国很普遍。这也正是主办方用意之一,通过和美国家庭的融合,来体会美国文化。

这是我们中午聚餐的地方。欧美家庭内,无论大小,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处不在的大沙发和靠垫,到哪里都可以躺着坐着,特温馨。即使在学校公共走道也是如此。怎么舒服就怎么整,人很容易就放松下来。即使是做为客人,看到这样的家装很快就不觉得自己是客人了。

主人家的客厅。基本上来说,楼下就是客厅和餐厅。楼上是卧室。

早上遛狗。狗在美国是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周日的早晨从和狗狗的玩耍开始。Benny已经14岁了,特别喜欢他的眼睛,好温柔!

旁边男生来自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一直以为伊拉克就是危险区域,但库尔德因为高度自治,且语言统一,并未卷入战争与暴乱,其安全程度在中东仅次于土耳其。女性受教育程度及就业机会都较高。婚姻方面依然保守,至今不允许男女婚前有性关系,不然会受到法律及宗教的严惩,而且双方必须结婚。

与来自越南的美女Pguong。她特意穿了越南旗袍!开叉比中国旗袍高,另外下面配裤子

晚餐在另户人家,每一家带一个菜,既满足了各人口味也省得让主人一家子忙活。客人还会和主人一起动手做饭。现在国内,请少一点人到家里吃饭就会尴尬,请大家来,一个人弄体力吃不消,请每个客人自己带个饭菜来好像又有些奇怪。所以最后都在饭馆解决,但是绝对少了家里的温馨与自由。

每个月2月是美国黑人月。各个民族黑色人种,包括非洲,拉美,加勒比海国家都会庆祝。以纪念历史上那些曾经为了黑人在白种人社会争取平等的权利的黑人英雄。感谢Fulbright Scholarship.每月都组织许多类似了解美国文化的活动。本次活动在圣公会的教堂举行。

这次活动在圣公会教堂举行。这是个有争议的宗派。他们是从天主教派分裂出来,很多地方继承了天主教传统,但是神父可以结婚。该教会的rector原来是海地天主教堂的神父。后来遇到一个心爱的女人,所以转到了这个允许神父结婚的宗派。

这个教会所在区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bushwick.这个区1600年开始先由德国人居住。德文bushwick意思为木林中的社区。直到19世纪这里以农业为主。主要居住者为德国人个其他欧洲人。后来水利系统改善后,这里成为啤酒酿制地,此处开始从农业转向工业化。

20世纪初,工业开始被迁出市区,许多人失业。社区开始没落。直到1960年代,西班牙语系族群开始移居此处。现在这里主要是南美洲和加勒比海族群居住地。图为活动当日的采访。

美国社区的活动比我们想象得丰富得多。为了接待我们这群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居民们,无论高矮胖瘦,上了舞台只展示快乐与自信!

墨西哥移民女孩表演舞蹈。

第一次住在一个黑人家庭。早期刚开始认识白人老外,觉得白人都长得差不多。见了多了终于可以区分他们的长相。不太熟悉黑人时,觉得他们长得也差不多。伦敦留学在耐克打工时,周围都是黑人同事,终于也熟悉了他们的长相。今天则终于了解黑人普通家庭的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一个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而已。

有一点,值得自己学习,无论男女老少,他们去教堂都是经过精心装扮的,因为是对神的敬拜,礼当尊重。而我常常邋遢地就去了教会!

每次去社区,大家都会精心准备了近几十种加勒比海国家的特色菜肴,仅仅为了招待我们9个异乡客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