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白居易这首诗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如题所述

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统治阶级进行尖锐讽刺和无情批判,同时表达对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与深沉的忧国之情。

元九是元稹,李二十是李绅,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这首大意是说:我有一篇风情无限的《长恨歌》,又有针砭时弊的十首《秦中吟》;元稹常常偷学我作诗的格律,李绅也非常佩服我的诗。我虽然活在世间与富贵无缘,但死后文章可以流传美名;不要怪我说大话,新编的十五卷诗集已经完成。

诗集编好,完成一件大事,白居易内心难免有些得意,赠诗给元稹、李绅炫耀一番。白居易的诗按照创作动机可分两大类。一类则体现艺术修养,表达他对美学的欣赏和体验,这类诗以《长恨歌》为代表,即“一篇长很有风情”。另一类则体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以针砭时弊为目的,这类诗以《秦中吟》为代表,即“十首秦吟近正声”。
《秦中吟》是组诗,共十首,是白居易在元和五年(810)前后创作于长安的一组讽喻诗。“秦中”是地名,指现在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长安地处秦中。“吟”指诗歌。白居易在长安写了十首诗,因此名为《秦中吟》。《秦中吟》记录了当时贪官污吏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及黎明百姓的苦难生活。《秦中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统治阶级进行尖锐讽刺和无情批判,同时表达对百姓生活困苦的深切同情与深沉的忧国之情。“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认为诗歌的功能是针砭时弊,从而帮助统治阶级治理好国家。而《秦中吟》恰好符合这个标准,因此白居易在诗中写道“十首秦吟近正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9
反映了中唐时期苛捐杂税沉重、老百姓生活艰难的社会现实。
据悉,当时正直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刚显安定,唐朝廷颁布的两税法,意思是一年只要缴纳两次金钱税就行了,本意是为了推行仁政为民解忧,可是地方上的官员贪功谄媚在两税法的基础上又延续使用旧税法,老百姓本来能维持温饱,但是被这样一折腾,变得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白居易因此写下《重赋》。
第2个回答  2022-12-23
反应了中唐时期的社会弊病,当时正直唐朝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刚显安定,唐朝廷颁布的两税法,意思是一年只要缴纳两次金钱税就行了,本意是为了推行仁政为民解忧,可是地方上的官员贪功谄媚在两税法的基础上又延续使用旧税法,老百姓本来能维持温饱,但是被这样一折腾,变得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白居易因此写下《重赋》。
第3个回答  2022-12-23
根据“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可知,两税法的实行本意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与设置意图不符的情况,说明税制变更本意与结果严重悖离,故选D; 两税法是以土地为标准的赋税制度,排除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