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多少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欧洲地区平均水平

如题所述

2019年中国人均健康预期寿命为68.5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和欧洲地区平均水平。

全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简介:

全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它并非一个实际数据,而是一个基于生命表来衡量特定国家和地区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关系。

2022年7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

预期寿命:

人均预期寿命简言之,就是假定有一批人,从0岁开始,按照目前各年龄段死亡率逐年走过,队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一人终老。统计这批人平均的死亡年龄,就是预期寿命。

从理论上讲,人均预期寿命要考察同一批人实际的生命过程。就是说今年出生的一批人,今年会死多少,明年、后年会死多少,假定到100年,这批人全部死亡,他们的平均寿命,就是人均预期寿命。但是这种统计方法是不现实的,因为要统计这批人的预期寿命恐怕要等到一个世纪以后了。

人口学上所称的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现时预期寿命。什么是“现时”?就是按照当前(如今年)的死亡率预测。比如说,今年出生的这批人,到明年是1岁。1岁的死亡率跟明年的医疗条件等有关,而明年的情况是未知的。于是,就按照今年1岁人的死亡概率,统计这批人1岁时的死亡数量。他们活到2岁时,按照今年2岁的死亡概率,统计其死亡人数。依此类推,逐年走下去,直至这批人全部死亡,计算他们平均死亡年龄。

人均预期寿命反映的是当前的死亡水平,它虽然叫预期寿命,却不代表这群人真正能活多少岁。因为,它是以当下死亡率为基础计算的,实际上,死亡率是不断变化的。例如现在出生的这批人预期能活74岁,多少年后,医疗水平上去了,也许能活到100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