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知觉有什么区别?谁能通过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一下.

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事物是感觉还是知觉?平常所说的视觉是反决还是知觉?

感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通过嗅觉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同时,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且也反映我们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例如,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感觉到身体的倾斜,以及感觉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感觉器是脑的工具,脑是借助于感觉器来反映外部世界

知觉 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 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

知觉研究的早期理论有赫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的无意识推理,和格式塔(gestalt)学派的完形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吉布森(James Gibson)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生态光学理论,强调环境对知觉的作用。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知觉适应。整体性是指我们对物体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刺激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意义性是我们对事物的知觉通常是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选择性是我们在观察两歧图形时常常会在不同的两个图形知觉中来回转换,这说明知觉过程中存在着竞争。知觉适应是指在刺激输入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调整知觉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知觉如何把各个元素整合为一个整体,格式塔学派提出了几条知觉组织的规律:相邻律、相似律和共同命运原则。

现在的心理学认为知觉加工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一起作用的结果。而吉布森提出直接知觉的观点,认为环境对知觉起绝对的支配作用

知觉的研究通常和错觉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心理学经常通过研究一种机制失效的情况来研究这种机制的规律。

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知觉与感觉通常是无法完全区分的,感觉是信息的初步加工,知觉是信息的深入加工。现在的趋势是把感觉和知觉放在一切论述,统称为感知觉。把信息加工过程分为感觉、组织、知觉与辨认三个阶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最佳答案】
知觉包括感觉
比如看见水里的月亮,从感觉上你看到它的形状、颜色、周围星星,这是你直接获知的信息,根据以往认知你判断它是月亮!但是等你过去抚摸的时候发现那只是水里的影子,于是你多了一个认知,下次见到水里的倒影你的认知就会力压感觉感觉到的信息,大脑只会浮现那是倒影的想法,这种想法就是认知,由知觉形成的记忆叫做认知。
第2个回答  2007-04-25
感觉完全来自思想,是受外界的影响早成的心理反映,外界的干扰只传输到神经。知觉,思想或外界影响同过了神经,又转输到肢体表达。
第3个回答  2007-04-25
看见梅就会有口水,是感觉...感觉它的酸.
吃到梅发现原来它很甜,那是知觉...

是这样分吗?嘻嘻
第4个回答  2007-04-24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例如,有一个事物,我们通过视觉器官感到它具有圆圆的形状、红红的颜色;通过嗅觉器官感到它特有的芳香气味;通过手的触摸感到它硬中带软;通过口腔品尝到它的酸甜味道,于是,我们把这个事物反映成苹果。这就是知觉

而感觉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你心里的想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