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中最后梁衡和戴喜增留念的方式会是什么老人会以什么姿态

如题所述

《青山不老》中最后梁衡和戴喜增留念的方式是拍照留影,老人以谦虚姿态。

本文选自梁衡的《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的故事。

课文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语言清新,情感动人。看似平铺直叙的文字中,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值得回味。

句子解析:

1、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3、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是总结全文的中心句,点明中心,升华主旨。老人留下的不仅是这片青山,还有更宝贵的东西——保护环境的意识,造福后代、造福人类的精神。老人植树造林、保护家园的精神永远流传,青山必将长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1

《青山不老》中最后梁衡和戴喜增留念的方式是拍照留影,老人以谦虚姿态。

《青山不老》是梁衡创作的散文作品。

《青山不老》这篇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人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这篇文章表达了这位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情怀。

分段段意:

第一段 (1): 描述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

第二段 (2~5):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及绿化山沟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所取得的业绩。

第三段 (6~7): 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点出文章中心意旨。

人物背景:

老人名叫代喜增,是一位劳动模范,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他出生在1899年,已于2005年去世,享年106岁。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个人的伐木量。1951年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