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为什么字太白?

快!

  文献记载:传说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所以字太白。
  姓名由来
  第一种说法:那是李白七岁时,父亲要给儿子起个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亲酷爱读书,他们要培养儿子做个高雅脱俗的人。父亲平时喜欢教孩子看书作诗,在酝酿起名之时,同母亲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时考考儿子作诗的能力。
  父亲看着春日院落中葱翠树木,似锦繁花,开口吟诗道:“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接着道:“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诗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后一句,希望自己接续下去。他走到正在盛开的李树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说:“李花怒放一树白”。
  “白”——不正说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吗?父亲灵机一动,决定把妙句的头尾“李”“白”二字选作孩子的名字,便为七岁的儿子取名为“李白”。
  第二种说法:李阳冰的《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唐朝长安元年,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他很早就相信喜欢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4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江油)。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廷页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意有所感,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当替李白脱鞋,深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第2个回答  2007-04-24
因为:
话说李白某日醉酒,席间狂舞乱吟,于墙壁之上草就此一曲《将进酒》,落款“李 白”。主人见其酒后无状,反客为主,颐指气使,竟要自己典当心肝宝贝“五花马”与“千金裘”为其换酒喝,心生不快,便反语恭维道:“君之诗文如其名,真不枉一个‘白’字!”。岑夫子、丹丘生也随声附和“直抒胸意”云云。李白闻之一声长笑,提笔在“李 白”之间复加了一个“太”字,遂成“李太白”字样。岂料,这一加不打紧,那墙壁竟也长出一只手来,在席间抢了一杯酒,泼洒于身,就地一阵狂旋后,“唿刺”一声破窗而出,直飞泰山而去……落于山巅,嵌于一块巨石之中,一个“太”字犹自抖动不停。适逢唐玄宗李隆基在泰山封禅,与众臣随员见此奇状,无不骇然。玄宗惊问:“李太白何许人也?”学士贺知章道:“素闻李白诗名,莫非太白即李白乎?”君臣正犹疑间,空中一人骑鹤飘然而下,哈哈一声大笑道:“尔倒跑得快!”说着便于口中喷出一道酒柱,向那“太”字激射而去。那“太”字逢此无形剑气,遂定势不动。玄宗惊呼:“真仙人也!”贺知章奏道:“正是此人。李太白即李白是也。”高力士一向善于察言观色,随即便命人依原字模样将“太白”二字镌刻于该石上,永存泰山。从此,“诗仙李白李太白”之名即远播四海,传遍天下……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古人取名字的语言艺术1 同义互训。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2 反义相对。比如韩愈,字退之。
3 联义推想。比如关羽,字云长。
4 联义指实。比如岳飞,字鹏举。
5 辩物统类。比如周鼎,字伯器。
6 原名加辞。比如杜牧,字牧之。
7 形体离合。比如宋玫,字文玉。
8 形体增省。比如秦桧,字会之。
9 成语贯穿。比如钱谦益,字受之。
10 表白思慕。比如陆游,字务观。

古人取字的方法很多,这里列举了常用的10个。不过有些古人的字,我实在想不出用的是什么方法。或许是无规则取的。
李煜,字重光,用的是哪个方法呢?“煜”是照耀的意思。看来用的是第1个方法。(同义互训)
就顺便再举3个古人吧——
屈原,名平,用的是第1个方法。(同义互训)
李白,字太白,用的是第3个方法。(联义推想)
唐寅,字伯虎,用的是第4个方法。(联义指实) 古人取字号是为了表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很有讲究,命字方法主要有几个原则: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朱熹(火亮)字元晦(昏暗)等。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岳飞字鹏举,鹏起而飞;苏轼字子瞻,“轼”字的古义是指车子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子”系夫子自称,凭栏而望称之为“瞻”。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江油)。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廷页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少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4-24
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