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与孔子的故事(1):牛人子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少孔子三十一岁,是孔门十哲言语科的高材生。《论衡•书解》上记载:

有人问孔子,子贡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子贡是个有辩才的人,口才方面我不如他。

子贡除了口才无敌,还擅长经商,《论衡•知实》记载:

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也说过,

子贡口才无碍,头脑活络,还是个不太安分的人。他善于囤积居奇,对市场行情又很敏锐,常能把握住商机,以致富比陶朱公。在王充富豪榜上,他与范蠡并列第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说:

子贡是所有弟子中最富有的人,孔子一行周游列国的经费,大概就是子贡赞助的。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弟子,鲁国的大夫季康子曾经向孔子打听:

季康子是鲁国的上卿,想请孔子推荐弟子给他做家臣,他问:端木赐有能力出来从政吗?孔子回答说:

孔子觉得季孙肥的问话太不中听——什么叫“可使”啊?以子贡的能力,担当一国之相也绰绰有余,何况是做你季氏的家臣?那纯粹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所以,孔子用反问的语气说:子贡通达得很,对于从政,何难之有?

不是孔子吹捧自己的弟子,子贡后来确实做了鲁国和卫国两个国家的相。子贡不仅在鲁国、卫国很吃得开,而且在各个诸侯国也吃香得很,《史记•货殖列传》载:

子贡经常前呼后拥地出使各个国家,他出手相当大方,送的礼物哄得各国国君晕头转向。这样的客人,谁不客客气气地以上宾之礼相待呢?听说子贡来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更是激动得手忙脚乱,他“除道郊迎,身御至舍”——洒水把道路扫得干干净净,远远跑地到郊外去相迎,亲自驾车接子贡到馆舍,一路上受宠若惊地说:

勾践说,我这里是蛮夷小国,您怎么屈尊来了呢?

子贡就是这样一个牛气冲天的人,而这个牛人却心甘情愿地跟随孔子学习了一辈子,对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但子贡刚入孔门时,并不是这样的,《论衡•讲瑞》上说:

子贡在孔子身边学习的第一年,自认为比老师强;第二年,他觉得自己跟老师水平差不多;到了第三年,他才知道,自己远远比不上老师。开始的两年,他并不知道孔子的境界有多高,三年后才发觉老师是个圣人,境界高深得无可限量。老师才是真正的牛人,而自己不过是九牛一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