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理想主义

如题所述

  一、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东南)人。陶渊明的曾祖陶侃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父亲曾任安城太守,但去世很早,外祖父是当时名士,至陶渊明时家道已经衰落。他自己的诗文也曾言及“少而贫苦”(《与子俨等疏》),“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年轻时他曾学琴书,读过儒家的六经,喜欢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这时他的思想中已形成了两种互相矛盾的倾向:一种倾向是想干一番事业,所谓“猛志逸四海,寒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另一种倾向是想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所谓“少无适俗韵”(《归园田居》其一),“少学琴书,偶爱闲静”。这种矛盾,一直到41岁时才算解决,退隐田园以保持高洁人格的思想占了上风。
  陶渊明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9岁以前为家居读书时期;30岁至42岁为时官时隐时期;41岁至63岁为隐居不仕时期。
  29岁至41岁这一阶段他曾三次出仕: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出为江州祭酒,不久即辞职归家。州郡召他为主簿,不就,居家务农,积劳成疾。东晋安帝隆安四年(400),他36岁,再出为荆州刺史桓玄幕僚。桓玄是个有政治野心的军阀,陶渊明对此可能有所觉察,为避免遭祸,两年后又归隐。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桓玄果然发动叛乱,至元兴三年才被刘裕等平定下去。这一年陶渊明40岁,他第三次出仕,先后做过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建成将军刘敬宣的参军,时间都不长。41岁那年,他当了彭泽令。在官80余日,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而白免去职,此后,他一直隐居,不再出任。宋文帝元嘉四年(427)逝世,享年63岁。
  陶渊明归隐大致是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官僚世袭、门阀制度的存在,许多贤良正直的士大夫长期得不到晋升,只能沉屈下僚,他们又不愿逢迎长官,于是愤而隐退。二是因处于乱世,朝代频繁更替,他恐误人歧途,招来不测之祸,所以要退隐自全,保持个人名节。三是由于受传统儒家“穷则独善其身”,道家“以自隐无名”思想的影响,因而鄙薄功名利禄,不愿仕进。陶渊明是隐士中人格人品最高洁的一个。他性格中最为后世称道的有两点:一是他的刚直,二是他的率真。他所追求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结合。
  陶渊明在隐居之后,从古代的贫士和隐士那里寻找过精神支柱,更从酒、琴、田园与友谊中寻找过精神寄托,但对他最有意义的是亲自参加劳动。他希望人人都参加劳动,自食其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没有阶级和等级制度,这种理想,显然是小农经济的产物。
  陶渊明对儒、道两家思想都有所继承。从儒家方面说,他接受过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曾一度希望建功立业,有所成就;但他也接受过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隐居之后,独善其身的思想是他始终坚持理想,坚持独立人格的重要精神支柱。相对而言,他受道家的影响,特别是受庄子的影响更多一些。他的追求真朴的人生理想和审美理想,他的鄙弃官场,傲视世俗的为人作风,他的高逸飘洒、简静闲淡的人品格调,他的无君思想,甚至他思想中始终充溢着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都与庄子有关。庄子这些方面的思想,魏晋的士大夫特别是玄学家都有所继承,经过他们的吸收消化,然后作为一种时代风尚影响到陶渊明。
  陶渊明的思想是十分复杂、充满矛盾的。他思想中消极的东西也不少。比如乐天安命的思想,及时行乐的思想,虚无主义思想等,都值得慎重分析对待。
  二、陶渊明祷歌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0多首,他的主要作品多是归隐之后所作,多为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描绘,对自己劳动生产的体验和闲居交游、读书饮酒等三个方面。
  陶渊明以描写田园风光为主的作品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他把田园自然风光看成是一种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看成一种与黑暗现实、混浊官场完全对立的另一理想境界,因而他竭力把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理想对象化,使田园与自我精神融会为一。如《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国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呜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以动写静,简直达到了化境。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田园也并不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的,这一点诗人并不是没有看到。如《归田园居》其四去:“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这可能才是诗人看到的田园真相。如果以这一幅画来权衡田园生活,则田园未必就真能成为人性解放的理想世界。陶渊明的可贵就在这里,他不是以悲观主义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而是以理想主义、乐观主义来对待它。因而在诗人眼中,那突来的十余亩田地,八九间草屋,房前屋后的榆柳桃李,远处的袅袅炊烟,近处的鸡鸣狗吠之声,是那样的充满无限生机,又是那样的恬静和谐。它使人心灵得到解脱,并由此获得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人的本性,就在这种至真至美的审美境界中得到恢复。又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心远地自偏”正是诗人能从苦难的现实中找到诗意的原因。陶渊明正是凭着一种心灵的超越才升华出诗的。“采菊”两句历来为世人所欣赏。陶渊明称自己所发现的诗意为“真意”。所谓“真”,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来说,“真”就是人与万物的自生自成,自在自为性,这种属性不是由外物所施加的,也并非外物可以改变,从美学角度来说,“真”是一种真朴无伪的美。陶渊明是带着一种哲学与美学的眼光来看待田园风光、田园生活妁。在田园中他领悟到一种最佳的审美境界,却无法以语词或概念表达出来。
  陶渊明表现自己投身劳动生产的那一部分田园诗也有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他特别强调劳动对人生、对自己坚持隐居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不再追慕荣利、依赖官府供给的士大夫,他最可贵之处莫过于自食其力。为了坚持他退隐独善的理想,他对孔子“忧道不忧贫”的态度是有所改变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说:“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忘常勤”。他决心老老实实去种地了。《归园田居》其三写他去为豆苗除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写他去收割:“晨出肆微勤,日人负来还”。
  从这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是把劳动与坚持隐居的理想联系在一起的。封建时代有很多土大夫也因为种种原因隐居,但他们大多不愿意或不屑于亲自去参加劳动。如谢灵运就曾慨叹:“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登池上楼》)陶渊明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不仅亲自参加了劳动,而且还在于他能承受劳动生活的痛苦。陶渊明的这一部分田园诗正如{诗经》、汉乐府一样,“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具有歌食、歌事两方面的内容。
  陶渊明还有相当一部分田园诗是写闲居交游、饮酒赋诗等生活的。例如《和郭主簿》描写他闲时的生活状况是:“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春秋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这里写到了自己的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书和琴是他主要的文化生活。酒也是他诗中常写的。萧统《陶渊明集序》称:“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家庭生活方面,他写到了小孩在他身边嬉戏,呀呀学语。这些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都是他的精神寄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感情的丰富,看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可以体味到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作,明显地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如《杂诗》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这里所表现的孤独、悲愤心境,显然与阮籍《咏怀》诗相接近:封建时代,士大夫都以出仕为建功立业的唯一途径。隐居,除了一些人把它当作做官的捷径外,多数人显然是出于不得已。隐居以后,他们常常会引起一种人生价值的失落感,并同时会激起一种强烈的生命悲剧意识,陶渊明正是这样。《杂诗》中几乎篇篇都在慨叹人生易老,壮志难酬。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我们会觉得他内心平静、达观;一读他的咏怀诗,才知道达观与平静只是一种表面的或暂时的现象,悲怆才是他的真实内心。
  陶渊明的咏史诗中颇有金刚怒目式的作品,《咏荆轲》写荆轲刺秦王之事,极其慷慨悲壮。朱熹曾评:“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其实,陶渊明的性格本来就有刚烈的一面,他并不是一个缺少斗争精神的人。《读山海经》歌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种诗在晋、宋文人中是很难看到的。
  三、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思想的核心就是祟尚自然。《归去来兮辞》说“质性自然”,《形影神序》说“神辨自然以释之”。“自然”,是指导陶渊明生活和创作的最高准则。所以“简约玄浚乙不滞于物”这八个字就可以概括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所谓“简约”,是指其语言精粹的程度;所谓“玄淡”,是指其诗歌的那种玄静冲淡的气象:所谓“不滞于物”,是指不停留于物象的描写,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写出别人难以悟出之理,表达高于世人之情。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他的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五柳先生传》说:“尝者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饮酒》诗前小序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两段话表现了他的创作态度。他写诗只是自娱而非娱人。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也是其作品的风格特点。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正如宋施德操所说:“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为。”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陶诗的美是朴素的美,我们在陶诗中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日暮天无云”,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白描似的,具有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除了朴素美,陶诗还有豪华瑰奇之美。正如苏轼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陶诗完美地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达到了自然化的境地。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有了盎然的生趣。这主要在于诗人有高度驾御语言的技巧,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中“贮”字用得生动而有趣,好像凉爽都贮存在林下,随时可以汲取一样。“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第敬远》),仅仅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以及出乎意外见到大雪时的惊喜之情。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陶诗的语言清新自然,不落痕迹。尤其一些哲理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这些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一直被后世文人所崇尚。
  http://cache.baidu.com/c?word=%CC%D5%3B%D4%A8%3B%C3%F7%2C%C0%ED%CF%EB%3B%D6%F7%D2%E5&url=http%3A//gz%2Eeywedu%2Ecom/Article%5FShow%2Easp%3FArticleID%3D5068&p=c6769a4681835ab313bd9b7b61&user=baidu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4
陶渊明的理想主义大概是他的归隐思想以及做法吧!

陶渊明的归隐

文学史及文化史上,有两类现象比较值得注意:一是归隐,一是流亡。它们常常被人同“精神”“自由”“抗争”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同时又往往呈竹篱月箫、风沙渺茫的诗意世界。而这两者背后的许多“不得已”与痛苦辛酸多是被遮蔽了的。本文试就“隐逸诗人之宗”(1)陶渊明来浅谈一下“被诗化了的归隐”。
陶渊明的归隐之路不仅不是诗化的、浪漫的,而且是“不得已的”。这就要探究陶的政治理想与思想基础。陶是名将陶侃之后,深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逯钦立说,“从陶的诗文看,他是喜爱六经深受封建教养的”(2), “陶渊明少年时代的主导思想来自当时的儒家经学,者决定了他的从政理想和事业心,乃至决定了他的一生的伦理道德观点”(3)。
这里摘录陶的部分诗文,以为佐证: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不敢至”(《荣木》)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二十首》)
从陶的时代及生活的环境来看,他所可能受的影响是庞杂的。但对于一生地位地下、生活艰难的陶渊明来说,他的体验是切身的、坚实的,所以佛家、道家等思想不大可能影响到他的骨子里去,甚至他的归隐也不是如其他一些士人那样主要来源于佛、道的影响,而是主要受儒家的“君子安贫乐道”的影响。
我之所以反感诗化归隐的行为,一部分是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忽视或弱化了经济、政治等“物”的因素对人的影响。以陶渊明的出仕问题为例,陶在《归去来辞》的序中说“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可见陶是为了生活而求官的。逯钦立在分析陶仕于恒玄的原因时也说他“企图以禄代耕”(4),但同时,逯更指出,陶是一个“深受封建教养怀有政治理想愿望在政治上有所成就的人”(5),他后来仕于刘裕,东下附“义”,也是出于“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这与前面提到的陶的思想基础显然是一个自然的逻辑过程,所以,陶在最后决定终身隐居的时候,他的心情实际上是复杂和矛盾的。“一方面,他摆脱了封建统治罗网,感到极大庆幸与愉快”,“另一方面,归隐就要终身放弃政治理想,就要遭受饥寒痛苦”(6)。
如此看来,归隐并不是陶的“心甘情愿”,而是“不得已”,“陶之所以成为一个隐士,决定于他的思想见解和道德品质,更是决定于他生活的历史时代和社会风气”(7)。也正是由于如此,鲁迅先生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十一个人”,又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8)。
那么,为什么在后世这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归隐被渲染抬高,成为一种卓绝的姿态、士大夫的归宿乃至精神堡垒了呢?在分析之前,笔者欲先解决一个逻辑问题:即“陶的归隐,并不是使他成为伟大诗人的充分条件或因素”(9)。陶是在归隐生活中体现了他的伟大,而不是“因为归隐所以伟大”,并恰恰因为他并不是一上来就选择归隐,而是有过艰难的探索才显出伟大的。而且,“诗人本身并没有把隐居看的了不起,他说‘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10)。
笔者认为,后世抬高归隐是由于陶所经历的“时代与社会黑暗”的现象反复出现,而归隐显然是一条极佳的解脱之路。即它更具现实操作性,并且在入世/出世之间保留了后路。抬高、诗化归隐又可以抬高士人的面子与傲气。实际上后世许多人就依靠这种姿态被视为“高人”、“贤人”、“真人”,甚至又由此走上仕途。
与佛、道的与世隔绝相比,归隐生活仍然是现实的、不排斥许多俗世的幸福。与阮籍的“大人先生”式的“遗俗而独往”相比,归隐生活又是“一个穷苦到至于乞食的庶族士人面对现实所能寻求到的自我安慰”(11)。“它既没有玄学的‘大人先生’式的理想那样高不可攀,也没有佛学那样的神秘虚幻,而能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实现一种审美的超越”(12)。自由、平静、安乐,受到后世赞赏也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而要考察归隐后的陶渊明,便不能不提《桃花源记》。可以说,这是“一篇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13),“是同陶渊明的人生理想、审美理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主要意义不在提出一种社会或政治理想”(14),长期的农耕劳动和生活斗争,使陶渊明逐步接近农民、了解农民,并由此设想一个理想的社会:人人劳动、天下平等。熟悉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可以很轻巧地看出这里的问题,但陶的价值在于虽然他的政治理想是空无的、反历史的、倒退的,但他从劳动人民那里获得了坚实的基础,拥有对人生艰难的深刻体验以及在这种体验之后仍然不失去对人生的亲切爱恋的感情,这使得他在人性的建设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甚至对政治也还奇妙地发生了一点良性作用。笔者在这里无意于对其局限做出另一种诗化掩蔽,而是感慨:只要一个人足够“真”,能够抓住生活的内在矛盾,能够不完全脱离现实,即使走错了一些路,也还是能获得好的价值的。列宁说过,聪明的唯心主义要比愚蠢的唯物主义强,便是这道理。
笔者认为,陶渊明的这种“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自然的热爱;一是对人生的哀伤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15)。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笔者试撷几例于下: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归田园居五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同上》)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同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二十首》)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而在对人生的哀伤上,陶渊明是深情的,毫无矫揉做作的,如“家为逆旅社,我如当去客;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杂诗八首》)又如“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诗三首》)这种大彻大悟的哀伤总让我想起德国伟大诗人里尔克,为避免偏题,此处略过不谈。
再回到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我们不能不为先生的深刻而折服。我们应该认识到过分诗化归隐既是对陶的歪曲(忽视了他艰难的探索),也是对后学的误导(弱化了在现实中寻求进步的热情),尤其是如果不批判陶的及时行乐的思想(虽然这也是他“解除内心痛苦和全身避祸的方式”),那么,这极可能成为后人退缩消沉的一个借口,而没有比这更是对陶的侮辱了。要知道后来的“公安三袁”虽深信李贽的思想,却好之而不行之,放不下花天酒地的快乐。人的“惰性”(犹指思想意义上的)是客观的、顽固的,而任何一点借口都足以让这惰性抓住不放。
洋洋洒洒写下来,还是没有论清“归隐为什么被诗化了”,这可能还要朝文士的心理等诸方面去探寻,但我想关于“归隐为什么不该被诗化”还是做出了一些拙陋的解答。若是如此也算一点进步了,记为自勉!

注释:
(1)出自钟嵘《诗品》
(2)(3)(4)(5)(6)(7)(9)(10)(13)分别出自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P248、P252、P267、P267、P274、P272、P274、P275、P288。
(8)《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七,转引自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7。
(11)(12)(14)出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P389、P389、P391。
(15)转引自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2003,4,26作
第2个回答  2007-04-2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最能代表他的意境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