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崔道融《溪上遇雨.其二》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溪上遇雨·其二

[唐]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赏析: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骤雨,你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合唐诗通常含蓄的表现手法,也没有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括的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夏雨有夏雨的特点: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何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骤。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浇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观。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深得夏雨之趣。

参考:

《唐诗鉴赏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0页。

读后有感:

昨天傍晚时分的大雨,就如诗中所写。古人诚不欺我啊,他们用如此简短的语言描绘出自然界中风雨交加,生动活泼、直白明快,“穷形尽相、快心露骨”,这既是雨之痛快,亦是人之爽利。

崔道融,曾任浙江永嘉县令。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擅长作诗,与司空图、方干结为诗友。存诗80首,皆为绝句。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否定“女人祸水”的传统观念,为西施鸣不平,诗曰:“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田上》写农民冒雨夜耕的辛劳。《寄人》、《寒食夜》等诗亦为佳作。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原来这么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