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懂中国春节,他们是如何度过中国传统节日的

如题所述

现在来看看,外国人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懂中国春节,他们是如何度过中国传统节日的?

英国人会说:“祝贺你发财”

春节期间,许多中国新年物品将被添加到英国的街道上。非中式餐馆还将增加几份“中国新年特价餐”,英国报纸还推出了“中国周”,教人们学习汉语。英国也充满了庆祝春节的气氛。以伦敦为例:新年的第一天,30万人(其中大多数不是中国人)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高呼“恭喜发财”。所有的中国人都为当时的情景感到骄傲。舞龙舞狮、烟花爆竹、阅兵式、文艺演出等庆祝活动令人眼花缭乱。两个广场上还有戏剧表演和烟火表演。伦敦警方将所有相关街区变成了步行街,庆祝活动持续了一整天,这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一天,伦敦几乎成了中国人,快乐的孩子们拿着拨浪鼓和气球猪;喜欢中餐的男男女女挤进唐人街吃中餐;在市中心,年轻人使用相机、手机和摄像机来保存舞龙舞狮表演的美丽图像;一些英国人干脆穿上唐装。。。伦敦已成为一座中国城市。此前,伦敦举行了两次春节彩灯游行。去年,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其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使阅兵获得了巨大成功。

为什么春节在伦敦如此有影响力?据统计,伦敦有超过8万名中国人,其中包括6300多名外国学生。它们为中国文化在伦敦的定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持。根据伦敦投资管理局(London Investment Authority)的数据,英国是欧洲接受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在英国的投资约有三分之一在伦敦。在过去五年中,抵达伦敦的中国人数量增加了45%,消费量增加了66%。因此,中国的春节受到了英国政府的特别关注。近年来,英国主流社会的积极参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英国人的高度热情,使得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在英国迅速传播。

法兰西:我从心底喜欢它

近年来,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春节已经悄悄地进入了许多法国家庭,春节习俗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彩旗。不仅中国人居住的地区,而且巴黎的市政广场都将挂满鲜红的灯笼。迎接新年的节日气氛相当浓厚。

家乐福和其他法国知名连锁超市将在春节前夕开放柜台销售中国食品。饺子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畅销冠军。中国餐馆也将在这个时候迎来每年的订购高峰。“法国人喜欢和中国人一起过年。除夕夜,餐厅必须客满,甚至必须提前预定座位。”叶先生说,他在巴黎中产阶级聚集的15区开了一家中餐馆。

法国人庆祝春节,不仅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或者只是加入其中的乐趣,还因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钦佩。去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向所有居住在法国和欧洲的华侨华人发出春节贺词:“2月18日,我们将庆祝传统的中国新年。”简单的“我们”一词无疑反映了希拉克总统对春节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可。包括现任总统尼古拉斯·萨科齐在内的其他法国政要也说过类似的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0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每年临近春节之际,街上都会异常的热闹。除海外各国的“唐人街”每年过春节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过春节的国家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主要是亚洲国家过春节,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国家的华人自己过春节了。亚洲地区约有9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
属于汉文化圈的蒙古、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家,都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在朝鲜半岛,农历新年被称为年节或“旧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
越南农历新年假期从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换休,共6天。
一些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国家也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
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马来西亚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将正月初一和初二定为法定假日。
日本曾按旧历(类似农历)过年。从1873年起改用新历后,虽然日本大部分地区不过旧历新年,但是冲绳县、鹿儿岛县的奄美群岛等地区还保留着完整的旧历年俗。
外国过春节的习俗
1、韩国
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有岁妆、岁画、福笊篱、赶夜光鬼等等传说。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韩国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
2、日本
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互相拜年。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
3、越南
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4、新加坡
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
5、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与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时,喜欢带一些橘子,进门送给主人,橘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
对联
对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窗花与“福”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