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富二代的杜甫,为何最后穷得住茅草房?

如题所述

杜甫可以说是出身名门,他父亲和母亲的祖辈都能和开国皇帝李渊扯上点亲戚。但杜甫算不上是富二代,他们家从他祖父迁居河南,离开京兆杜氏大本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中落了,他的父亲杜宪只是正五品以下的小官,并且杜甫的父母去世很早,小时候他是寄养在姑母家中,幸运的是姑母对他很好,甚至好过他的表哥,这也使得杜甫成年后一直对姑母念念不忘。

29岁的时候杜甫参加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试,考进士。可惜杜甫落榜了,这一年她迎娶了19岁的杨家小姐,他这一辈子就只有杨氏一个女人。而杨氏也完全对得起杜甫对她的专一,因为29岁之后的杜甫开始了充满波折,颠沛流离的生活,杨氏始终默默支持着杜甫的理想,承受着生活的艰辛。

之后在洛阳杜甫遇到了自己一生的偶像李白,两人加上高适开始了一段快乐的出游时光,这也许是杜甫之后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结束了短暂的旅游之后,杜甫又一次参加了科考,结果又一次落第了。

后来杜甫听闻皇帝要祭祖,便写了《进三大礼赋表》进献朝廷,幸运的被皇帝看到了,皇帝看了很开心,觉得杜甫是个人才,应该为国效力,就让当时的丞相李林甫督办,结果李林甫就让杜甫等着,等什么时候有空缺再说。

好在这时候朝野上下很多人也都知道有杜甫这么号人,也有了一些找杜甫润笔和写诗的王公贵族,生活上总算有了一些好转。

杜甫的候补生涯总算有了音信,朝廷给了一个河西尉的官职,河西尉这个官是正九品下,由于这个职位需要负责征收赋税,杜甫就决定不接受这个官职。好在后来朝廷又给了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位,就是个武器库管理员。

没想到转来年,安禄山造反,王公贵族都开始逃离京城,杜甫也将一家老小迁至鄜州羌村,为谋生计,杜甫决定冒险去寻找肃宗,于是杜甫和妻儿就此告别,谁知这一别竟差点成生死永别。

杜甫在路上被安禄山叛军抓到,被关押了起来,直到公元757年,杜甫终于经人解救逃了出来,回到羌村。

此时的杜甫还没有放弃投奔肃宗的念头,终于这一次杜甫见到了肃宗,肃宗给杜甫当了左拾遗,可没过多久杜甫就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让杜甫对国家和做官失望透顶,此时又遇史思明叛乱,为躲战乱,杜甫携家入蜀,在成都浣花溪安定下来,开始靠高适接济,后高适离任,又以严武为依靠。严武死后,杜甫再无靠山,于是只能四处漂泊,没多久,杜甫走完了他的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我只能说是生不应时吧。杜甫抱着满腔的壮志豪情,但是可能因为政治战队原因,和各种嫉妒陷害,次次遭贬,最后只能住在茅草屋中。
第2个回答  2021-01-28
因为他多次写诗抨击当朝,而后被多次贬官流放。
第3个回答  2021-01-28
因为年轻的时候挥霍太多,所以才会到了老了导致这种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