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岁月 光辉的历程(1500字左右)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1、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结合建党九十周年的光辉历程,可以是对党历史的讴歌,也可以是对党领导地位的论证,还可以是对党美好未来的展望等。
2、字数1500字左右。
不要太多人用的,最好是原创的。
很急的!!!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
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
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
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9
中华精神 中华辉煌
一部饱含血泪的近代史,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样一条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能够御敌于国门之外,中华民族只有完成伟大的民族复兴,才能够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前,新中国刚刚诞生,毛泽东主席就满怀豪情的向世界宣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60年后的今天,中国如同一个英姿勃发的青年,一路昂首健步走来,引无数人驻足;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在世界上排行第三,令世人刮目相看。
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呢?
首先是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孔子有过这样的议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一流传至今的名言,十分贴切的道出了中华民族绝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凛然正气。孟子也力主人在道德上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格,孔子和孟子总结阐扬的这种崇高精神境界,在铸造我们民主精神的品格方面,起过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往今来大凡仁人志士都在执着地追求这种精神境界。
其次是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从屈原的上下求索,虽死而未悔的忧国忧民思想,到苏武的“杖汉节牧羊”;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杜甫的“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一不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典型写照。
第三是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人所共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刻苦著称。正是凭借这一种精神,中华民族创造了引以为豪的龙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正是凭借这一种精神,黄皮肤的中国人在科技方面发明多项“第一”,并给欧亚大陆的文明带去福音,使全世界都认识到他们亲身收到来自中国的恩惠,正是凭借这一种精神,即使在近代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情况下,众多的炎黄子孙也不曾失去民族自信心。
第四是“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说到民族精神,人们会想到《周易》中的一句话:“厚德载物”。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讲团结,有宽容宽厚精神。的确,我们的民族具备这一特征。仅就团结意识凝聚意识凝聚精神而言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像中国表现那么突出。很难想象若是没有这种团结意识凝聚意识,我们这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能够繁衍到今天
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不仅在过去支持着我们,现在也依然在我们身边,看看近几年中国就知道了。从2008年起,中国历经了一个有一个的劫难。南方的雪灾、四川的特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这一个有一个的劫难并没有把我们打倒凭借的不正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吗?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几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回,披荆斩棘的不断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
对于这些既能表现中华民族的过去,又能找事中华民族未来的民族精神,我们应极为珍视,并成为这些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