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k值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准(例如规格、公差)的程度,记为CPK。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扩展资料

过程能力指数CP、CPK以及单侧过程能力指数CPU、CPL中要使用过程的总体参数:均值μ和标准差σ,总体参数要通过寻找过程的稳态来得到,因此,过程能力指数的前提条件是过程处于稳态,即只有偶因没有异常的状态。

只有当过程处于稳态时,才可以计算过程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过程的固有能力满足标准与规范的程度,是描述过程固有能力的指标。

过程能力指数的值越大,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于技术标准的公差范围越小,因而过程能力就越高;过程能力指数的值越小,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公差范围越大,因而过程能力就越低。因此,可以从过程能力指数的数值大小来判断能力的高低。

从经济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来看,过程能力指数值并非越大越好,而应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取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程能力指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序能力指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5

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的缩写,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在固定生产条件及稳定管制下所展现的品质能力。

其中的“固定生产条件”包括设计的品质、机器设备、作业方法与作业者的训练、检验设备等因素。“稳定管制”指以上因素加以标准化设定并彻底实施,且该制程之测定值均在稳定的管制状态之下,此时的品质能力方能算作该制程的制程能力。



扩展资料:

制程能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制程能力分析的目的主要在于持续改善,提升控制制程长期的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状态的能力水平。降低生产制造过程的异常停机停线损失;给研发设计或选择制程工艺提供参考;给制定制程品质管制抽样标准提供参考;

预测新设备、新工艺导致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异程度;预测制程和产品规格的容许范围;为新设备的引进选择提供科学评估依据;为选择OEM厂商提供科学评估依据;为同时受多制程影响的产品安排生产顺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程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5

cpk值是过程能力指数,即是指过程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规格范围等)的程度。也称工序能力指数,计算公式为CPK= Min[ (USL- Mu)/3σ,(Mu - LSL)/3σ]。

cpk值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扩展资料:

当选择制程站别Cpk来作管控时,应以成本做考量的首要因素,还有是其品质特性对后制程的影响度。计算取样数据至少应有20~25组数据,方具有一定代表性。计算Cpk除收集取样数据外,还应知晓该品质特性的规格上下限(USL,LSL),才可顺利计算其值。

cpk值越大,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于技术标准的公差范围越小,因而过程能力就越高;cpk值越小,表明产品的离散程度相对公差范围越大,因而过程能力就越低。因此,可以从cpk值大小来判断能力的高低。从经济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来看,cpk值并非越大越好,而应在适当的范围内取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