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的诗意是什么?

如题所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全文赏析
从军行【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着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从军行【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译文: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从军行【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译文: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把战死沙场的将士们的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从军行【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暗了整个祁连山,远远地可以望见玉门关那座孤城。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战士们身上的铠甲,不将敌人打败绝不回还。

从军行【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译文: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先头部队已经于昨天夜间在洮河的北岸和敌人展开了激战,刚刚听说与敌人交火,现在就传来了已获得大捷的消息。

从军行【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译文: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一轮秋月高高悬挂。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派使者星夜传诏将军,并赐予尚方宝剑令其即刻领兵奔赴前线杀敌;将军拜诏辞京,奔赴战场,将士用命,一鼓作气,很快就攻破了敌人的老巢。

从军行【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译文: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1
《从军行》是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所作,所表达的诗意主要是描绘将要从家乡离别奔向战场的士兵的心情和感受:即使战争残酷无情,可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使他们义无反顾地前往战场。整首诗流露出悲壮、英勇、豁达的情感,也抒发了王维历尽荣辱得失,忠诚报国,宁死不屈的壮志豪情。
具体诗句及其所表达的诗意如下: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表现从军的决心和态度
汉水阴山断胡天,秦娥潜女隔沙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表达离别时的感受以及对亲友的思念
冰心凌波万里, 不肯抛弃心中的美好
只是当时已惘然, 但须远方苦旅艰辛,
静待归来重展鸿鹄之志。
橙藤井邑犹纵横, 坚定的信心和执着
义师瞻日半江明。 远方的希望和胜利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表示战争残酷和艰难
至今犹忆李将军。 推崇国家英雄和军功
第2个回答  2022-12-17
翻译: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

全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