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阿城的《溜索》文章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现代作家阿城的《溜索》的主要内容:一个领队带领驮队和“我”一起溜索过怒江。 

原文: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  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领队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谷。

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扩展资料:

《溜索》选自现代作家阿城的《遍地风流》,略有改动。

写作背景: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

赏析:

本文讲述马帮飞渡峡谷的故事,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的孤悬、高峻、险恶,又表现了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的姿态,写出了作者对马帮汉子粗犷豪迈、勇敢无畏的精神的钦敬和赞颂,突出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的气定神闲的姿态。以其独特的视角,用传神凝练的语言,舒徐有致的节奏,层层烘托,表现了滇西马帮的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2-19
阿城的《溜索》,写峡谷之中的水流声,写那些牛听到这水声,吓得不敢前行,两个前腿吓得跪了下来。读时很震撼,亦对那水声有畏惧之感,确是“震掉不能自持”,神来之笔。追问

你能帮忙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的内容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6

第3个回答  2021-01-23
这篇小说写了一处奇险的环境,一群过河的马帮汉子,一次溜索的经历。
第4个回答  2020-02-04
一个领队带领驮队和“我”一起溜索过怒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