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怎样才能得人心

如题所述

仅供参考
1.委功
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当一件事成功而受赏之时,将功劳分亨给应赏之人,以满足他们的成就欲与满足感,这样能极大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士为知已者死’的良好意愿,同时能使贤能者争相立功,如果长期坚持这样做则自然会产生‘远者来而近者悦’良好局面。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在这方面就是一个高手,当年勾践十年卧薪尝胆回国以后,对诸大臣说:“孤实不德,以致失国邙家,身为奴隶,苟非相国及诸大夫赞助,焉有今日”。就这一席话令所有大臣深为感动,加重以身报国的情愫,后来勾践在这群大臣的努力辅助下最终打败吴国成就霸业。
2.揽过
战国时期子产说“爱莫加之过,尊莫委之罪”就是讲如何爱护和尊重下属,作为管理者用人莫大于得人、得贤,得贤莫大于得心,以罪已收买人心,把自已造成的过错主动承担下来,就是对下属最大的爱护和尊重,最能激发下属的报答之情。所以我们要经常用放大镜来检查自已的错误,用包容来对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对自已和别人的错误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才能赢得下属的尊敬与拥护。
3.交心
我们常说的知已、知心朋友等就是说朋友间彼此心与心真诚地交流。我们常讲得人莫大于得心,得心莫灵于赤待,如何对待下属,俗语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很多人都有一套自已善待下属的方法,如以人为善、取人为善、投桃报李、连环相生,这就是赤待下属,为下属着想。
4.身先士卒
现在管理界有些人提出向军队学管理,其实不是学什么高深的方法而是学军队的执行力,学习部队军官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精神。在管理之中,行动比诺言更有说服力,身教比言教更有效。做领导的只有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行动做表卒,才具有最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领导如果要求下属做到自已更应先行做到,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才能赢得人心,使下属自觉地跟着领导走。在这方面清朝的康熙皇帝就做了很好的表卒,他在位期间数十次御驾亲征大漠边关,在他的带领下各将士无不奋勇杀敌,取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骄人战绩,为收复国土稳定边疆奠定了不朽功勋。
5.关爱
孙子兵法中说:“视卒为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渊,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对士兵关爱的重要性,有了这种关爱故他们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中国抗?战争、解放战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做管理也同带兵打仗一样,对下属一切关爱的举动,如两句动情的话语,几滴伤心的泪水等都会让下属终生难忘,这些往往胜过高?厚禄金钱美女的作用,同时它的影响不仅是受惠者本人,还能扩散到更加广泛的群体,取得意外的收获。
6.对症下药
渴望被肯定是许多人内心所企盼的,如果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满足下属这种欲望,便可交他们的心牢牢抓住。清朝名臣曾国藩在这方面就是高手,他将谋人之术分为三等,即三等人用钱攻心,二等人用权攻心,一等人制人攻心不用钱。一般说来领导笼络下属的手段不外乎钱、权两种,但有时候领导不必付出实质性的东西,而只通过某种态度某种表示就能给下属极大的满足,使下属受宠若惊而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地为其效劳。比如我们可以给职位卑贱者以尊重,给贫穷者以适当的财物,给落难者以援助,给求职者以机会等都是赢取人心的好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