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历史上什么样子

如题所述

这是别的网友哪里找来的希望有帮助
黄土高原农林牧分布地区的演变
历史时期之初,黄土高原分布着广大的森林,森林之间,间杂着草原,温带森林草原地带。草原地带主要在子午岭北段以西以及六盘山的东西两侧,也就是由甘肃庆阳、环县向西至于靖远的黄河岸上。
那时农业虽已有所发展,但农业地区所占的比例却相当微小,不能和森林草原相比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地区就逐渐扩大。中间经过几度的变化,农牧更迭交替占较为重要的地位,可是后来农业还是超过了牧业,而森林地区更显得缩小,近代几乎完全丧失殆尽。
历史时期初期,黄土高原的森林地区相当广大。尤其以吕梁山区更显得突出。直到现在,这座山上的森林犹为黄河中游重要的林区。那时的森林地区不仅限于山地,山下原野也都有所繁殖生长。渭河中上游的森林直到隋唐时还保持着一定的规模。尤其值得称道的,则是现在所谓干旱地带,山西岢岚、五寨诸县,正当芦芽、岢岚诸山,以及保德、河曲、偏关诸县,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陕西北部的横山山脉,子午岭南部和中部,六盘山和屈吴山都曾经是森林地区。
黄土高原是一个农牧兼宜的地区。广大的草原诚然是适于畜牧业的发展,为游牧民族繁殖牲畜的良好地区。可是农业民族来到这个地区,就必然会改造草原为农田,使之成为农业地区。由于历史时期国内民族的矛盾和冲突,这个农牧兼宜的地区为农为牧,曾经有过几次大的改变。其中由牧区转为农区,先后共有三次:
第一次是由战国后期至于秦汉王朝,第二次是隋唐时期,第三次则是明清以来。在一、二两次之间,这里又恢复到游牧地区。当时游牧地区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有了扩大,远远超出于黄土高原之外。在二、三两次之间,农业地区和游牧地区参差并存。虽是并存,游牧地区仍稍逊于农业地区。战国后期秦国所修的长城是农牧地区分界线中最南的一条。这条长城西南起于今甘肃岷县,而东北至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十二连城黄河岸边。中间经过六盘山和子午岭间的固原、环县等县,并沿横山山脉趋向东北。最北一条的农牧地区的分界线,乃在贺兰山和阴山山脉之上,这里主要是秦汉两个王朝的长城。这条长城已超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之外,不在涉及之列。战国后期的秦长城没有维持好久。明长城在明代也曾起过最为显著的作用,明代以后,已经不能成为一条农牧的分界线。此外由于森林地区的遭受破坏,无人从事恢复更新,原来的林地被开垦成为农田。
1、西周时期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轮廓
周人以农业立国,其势力所及和封国所在,皆当在农耕地区。有些地方或本非农耕地区,经过周人的经营,也逐渐成为农耕地区。《史记·周本纪》述周人的先世从后稷开始。后稷以好种麻菽,播时百谷,获封于邰。邰在今陕西武功县,正在渭河的下游。其后不窋失官,奔于戎狄之间。所谓戎狄之间当是畜牧地区。不窋所奔的地方据说在唐代庆州东南三里,其地于唐时尚有不窋故城[1]。唐庆州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则今庆阳县于其时正是游牧地区。周人起于周原。周原附近渭河南北多为诸侯封国和贵族采邑,自然皆是农耕地区。这里西倚陇山。据《史记·秦本纪》所记述,非子曾为周孝王养马于淠渭之间,因此而得封于秦,为附庸之邑,就在秦继续养马。其后世又居住于西犬丘,都在陇山以西。说明了陇山以西为畜牧地区。
从西安蓝田、西安老牛坡、田家庄、袁家崖的商代墓葬,可见殷商文化在这里有相当浑厚的基础,当地的农耕生涯也显示出一定的发展。从陕西永寿、西安蓝田的两周遗址,以及由这往东的黄河侧畔,有更多的周人诸侯封国,河渭相会处的芮国、今合阳县东南的莘国、今韩城市的韩国、宋国、今三门峡市的虢国皆为周国的诸侯,也显示出周人在殷商文化基础上继续发展。
黄河以东即所谓河东之地,西周初年的诸侯封国最为繁夥,当然是农耕地区。当时这里最北的诸侯封国为霍国。霍在今山西霍县。今霍县北有霍山,即古时的霍太山。霍山南北的气候已有差异,霍山以北当时再未见有诸侯封国,则当时的农牧业地区分界线实应在霍山之上。
上面所论述的乃是西周时期由周人发祥地周原附近陇山之下向东北引伸的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具体说,这条分界线是由陇山之下向北绕过当时的密,也就是现在甘肃灵台县,折向东南行,由今陕西泾阳县越过泾河,趋向东北,过相当于今陕西白水县北的彭衙之北,东至今陕西韩城市,越过黄河,循汾河西侧,至于霍太山南,又折向南行,过浍河上源,至于王屋山,更循太行山东北行,绕北燕国都城蓟之北,再东南至于渤海岸上。燕国所都的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
2、春秋时期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推移
宣王死后,其子姬宫涅即位,是为幽王。幽王是一个有名的暴君,不仅不理朝政,而且又以“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此时正值天下大旱,人民死亡无数。幽王又为取得褒姒一笑举烽火嬉诸侯而失去诸侯国的信任。于是在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西夷和犬戎,对周王朝大兴问罪之师,向宗周镐京发动了逊攻,致使周王朝的政治中心镐京很快被申侯攻占。周幽王带褒姒出逃至骊山脚下,被戎人追上杀死。各国诸侯看到幽王已死,遂与申侯、缯侯商量立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平王即位后,王畿各地遍布戎人,西周王朝随时可能遭到戎人的袭击。又鉴于周王朝兵力已经衰弱,难于抵抗戎人,振兴西周,因此遂于公元前770年,在郑武公、卫武公、晋文侯、秦襄公等率兵护送下,放弃宗周镐京,迁都成周洛邑,史称东周。
春秋时期的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陇山以东,由秦国都城雍以北沿岐山、梁山东北行,再经麻隧、彭衙之北,而至于梁国的龙门山下。即今经过陕西泾阳、白水、韩城诸县、市之北,而达于黄河之滨。这条分界线由龙门山下东越黄河,经屈之南,循吕梁山东麓东北行,至于今山西太原市阳曲县北,也就是当时盂县之北,又东南绕今盂县之南,东至太行山上,再循太行山东麓,过当时燕国都城蓟之北,而东南至于渤海之滨。在这条分界线之南,春秋时还曾经有过各种戎狄杂居于诸侯封国之间,甚至周王室雒邑附近的伊洛流域,也有戎迹。这些杂居的戎狄,其初当然仍以游牧为生涯,由于与华夏诸国杂居于宜农地区,故后来也都逐渐舍弃其游牧的旧俗,执耒耜操作于田亩之间了。
戎狄杂居于诸侯封国之间,主要有早期的姜戎,姜戎氏就是所谓陆浑之戎,也就是所谓允姓之戎。这一族曾居于瓜州。在岐水旁兴起。姜氏城距周原及邰皆不远,姜姬两姓相近,世为婚姻。后期由游牧生涯转变为农耕生涯。白狄为从事游牧生涯的族。春秋时的鲜虞、肥、鼓诸国是白狄所建立的几个小国,到了春秋后期,这几个小国都已经有了城郭。非华族而有城郭宫室,就同样显示由游牧向农耕的转变。骊戎的故地在汉时京兆尹新丰县,也就是在今陕西临潼县。晋献公曾伐骊戎。太行山西侧当时居住着许多戎人,潞氏、留吁、铎辰、*[广啬]咎如、东山皋落氏皆其著者;还有丽土之戎,草中之戎,潞氏当在今山西潞城县北。留吁在这今山西屯留县。铎辰在今山西长治市。*[广啬]咎如当在潞氏之东太行山上。丽土之戎和草中之戎当在今山西阳城县南析城和太行二山之间。这里戎人虽多,潞氏实为最大,在被灭以前,已经由游牧生涯转变为农耕生涯。
3、汉代农牧业地区分界线的划分
司马迁撰《史记·货殖列传》,分当时全国为4个经济区域:
(1)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
(2)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3)江南:出柟、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
(4)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史记·货殖列传》关于经济区划的叙述,大致反映战国至汉初的情况。它将全国分成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4 个经济区。山东即关东,泛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战国以来已成为农耕区了。山西本泛指崤山、函谷关以西,关中盆地和泾、渭、北洛河上游,西至黄河均在其内。但关中盆地自周秦以来的经营,已是农耕区。只是其北面的泾、渭、北洛河上游及其迤西一带,即西汉时代的天水、陇西、北地、上郡地区,春秋以来为戎狄所居,至汉初仍是一片以“畜牧为天下饶”著称的畜牧区。龙门、碣石以北是“多马、牛、羊、旃裘、筋角”的畜牧区。龙门即今禹门口所在龙门山。其北为黄河山陕峡谷,河西为陕北高原,河东为晋北高原。“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林胡、楼烦故地仍以畜牧为主。
汉代初年,与匈奴以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南)为界,大致即战国时代的农牧界线。到了汉武帝时代,北伐匈奴,复取河南地后,从内地迁去近百万的汉族人民安置在北部沿边诸地,设置了大批郡县西汉末年山陕峡谷、泾渭北洛河上游、晋北高原以至河套地区,人口竟达310 余万。开辟了大片耕地。北部农牧界线大大地向北推进,除了中间有一块伊克昭盟部分草原外,西面已达乌兰布和沙漠和贺兰山、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北面已抵阴山山脉,东面仍沿着长城一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6
根据黄土堆积环境的不同,可将中国黄土发育分为三个时期:早更新世,相当于第一次冰期,气候比新第三纪干寒,发生午城黄土堆积;中更新世,发生第二次冰期,气候进一步变迁,堆积了离石黄土,范围广、土层厚;晚更新世第三次冰期,气候更加干寒,堆积了马兰黄土,厚度虽小,但分布范围更广,南方称下蜀黄土。进入全新世,气候转为暖湿,疏松的黄土层,经流水侵蚀,形成了沟壑纵横、墚、峁广布的破碎地表。
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200-2000。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高原上主要山脉有太行山脉、吕梁山和六盘山等,这些高脉把黄土高原分成三部分:山西高原、陕甘黄土高原、陇西高原。
黄土地层中反映古气候的标志概括起来有:古土壤、湖沼相沉积、河流相沉积、黄土的颜色变化、化学元素组分含量和孢粉组合等。
古土壤,它是在不同地质时期的地表,在当时的气候条件下,经过成壤作用形成的。因此古土壤的类型、成分结构等特征都带有形成时气候特征留在土壤中的痕迹,这些痕迹直接记录了当时气候冷暖干湿等变化。
湖相沉积,黄土中常常夹有湖相地层,这类地层主要出代早更新世早期和晚更新世的早期或晚期。这些湖沼相沉积物中碳质成分含量很高,富含生物碳及孢粉,其所含铁元素多为还原状态,氧化程度很低,这些特征表明上述湖沼相堆积是在湿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河流相沉积物,主要为粗砂、砾卵石等,一般属于早更新世中后期及中更新世早期。在晚更新世时,一些盆地和山前地带的黄土中夹有不同厚度的砂卵石层,这些粗岩相沉积物说明当时黄土堆积时,曾经有过较大的丰水期,因而河流发育,水文活动积极,反映了当时湿润的气候条件。
黄土形成于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因而有不同的外观颜色。综合黄土高原黄土剖面颜色在垂向上的变化,自下而上大体可以分为4个主要颜色段:浅红黄色段,棕黄色段,灰黄色段,褐黄色段。
黄土中化学元素组分的迁移是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所谓元素的迁移,是指土壤中的化学元素的转移和再分配,使化学元素重新分散或集中的迁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学环境中,迁移的方式、强度和结果都不相同。
从陕西省林业厅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陕北黄土高原“绿色版图”在迅速扩大。1999年以来,延安市退耕还林882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由20.7%提高到45.5%,林草覆盖率由42.9%提高到57.9%。 植被面积不断增加
分析美国和法国的卫星遥感资料,发现1982~2007年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植被覆盖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1982~1998年植被覆盖在波动中缓慢增加;
②1999~2001年植被覆盖处于一个相对的低谷;
③2003~2007年植被覆盖快速增加。
近26年来绿色度上升了9.3%。2003~2007年植被覆盖快速增加,增幅在26年中达到最大,这表明1999年以来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成效显现。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四季绿色度的变化趋势都为正值,秋季(9月~11月)绿色度增加最为显著,26年上升了18.1%;其次是春季(3月~5月),26年的绿色度增加了12.6%。其中10月份绿色度的上升趋势最显著,其次是5月份。
绿色度的大小可以反映植被覆盖度的高低,不同等级绿色度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的变化就可以反映植被覆盖结构的动态变化。绿色度在0.1~0.3级别面积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从
1981~1985 年的5 年平均29.0%下降到2003 ~2007 年5
年平均2.4%;相反,绿色度在0.3~0.6级别上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在波动中大幅度增加。说明高覆盖植被的面积在增加,低覆盖植被的面积在减少。
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1982~2007年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平均温度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温0.059℃。春季绿色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夏季绿色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春季温度升高,植被开始生长时间提前,明显增加了植被覆盖;夏季温度上升加速了地表蒸发过程,潜在地加剧了地表水分的缺乏,由此造成土壤干土层的发育,对植被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春季温度有上升趋势,绿色度也呈现增加的趋势,5月份绿色度的增加的显著性达到年内的第一个高峰;夏季温度上升趋势比春季更加显著,相反绿色度呈现出降低趋势;秋季9月份温度变化为增加趋势,10月显现弱的降低趋势,而绿色度呈现增加趋势,并且增加的显著性在10月份达到最大。这是因为退耕还林(草)前的耕地多,10月份农作物都成熟收获了,绿色度很低,而10月份林草茂盛,绿色尚未褪去,自然绿色度就高了。
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
1999年,陕北各地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生态建设工程,实行封山禁牧,统筹解决农户的长远生计问题。到2007年底,仅延安市就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草)面积875.06万亩,分别占到全国退耕还林(草)面积的2.4%和全省的1\3;主要河流平均含沙量较1998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由原来的20.7%提高到4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1381元增加到2865

元。昔日光秃秃的黄土山已郁闭成林,美丽如画。“天蓝、山绿、水清、人富”的生态目标开始显现。这些退耕还林的初步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推进人类生态文明的深远意义会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专家们评价:这是农耕文明以来这片黄土地上自然界最大的变化。百姓们高兴地唱到:“山坡上栽树崖畔畔上青,羊羔羔养在家门中;草棵棵赛过粮苗苗,退耕带来好光景。

文物工作者和地质人员曾经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彭阳县等地发现的古生物化石研究证实,约在6000万年前,黄土高原全是湖水,近代,山峰则是当时湖水中的孤岛。
宁夏固原地区很早以前是一片海洋。在距今6000万年前,地壳发生剧烈断块式上升与下降,到了距今24万年前,六盘山、月亮山等发生剧烈的上升运动。此后,随着山区间歇式继续上升,广大的丘陵区均沉积了厚度不等的风成黄土,在盆地中心或山麓地带则有冲积的砾岩和粘土,大量的黄土堆积,覆盖了山坡丘陵,形成了现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新生代早期,全球性气候变暖,我国各地区包括黄土高原的早第三系地层多呈红或浅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早更新世早期,黄土高原内在一些第三纪末形成的古侵蚀或断陷盆地边缘和盆地内,形成很多河流及大小不同的湖泊,其中堆积了厚大的湖相沉积。在早更新世末期,由于气候逐渐变得干旱起来,雨量减少使这些湖泊逐渐萎缩,乃至干涸消失,并演化成河流。中更新世开始时,由于新构造运动对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的气候变为温湿和干凉交替的波动。这一时期河流最为发育,河水流量也与气候变化相对应而呈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增多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到晚更新世初期,干旱气候开始显著。到全新世,黄土高原则明显地被干旱少雨的气候所控制,北部向沙漠化方向演化。在整个第四纪时期内,黄土高原的古气候环境的主要变化时期是中更新世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末期。
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有其自然的因素,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但也有人的因素,如黄土高原森林的砍伐,草地的破坏,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的土壤侵蚀,导致高原自然环境恶化。
第2个回答  2017-01-26
原来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繁茂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鸟群欢歌,动物成群,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也非常适合人类生活.但由于人口过于集中,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长期不断地滥伐森林,使森林面积减少,长期掠夺式的开发和战争等原因,破坏了植被,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到如今,黄土高原就变成了一幅苍凉的景象.人类为了自己破坏生态平衡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1-26
亚热带森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