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如题所述

热心网友-罗涵霖
2020-03-03

登月、火星探测、国际空间站这一系列的名词出现在眼前,看似并不相关,而实则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航天,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巅峰。事实上,不论是古代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许多神话故事,尽管文化存在差异,却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具有飞天的能力,在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下,飞向蓝天已然不是梦想,飞向太空同样也不是问题,1961年的4月12日,苏联飞行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了首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可以说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在二战之后便已然兴起了,在二战后期德国制造出的V型系列导弹对于航天的发展可以说奠定了基础,要知道,想要飞向太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地球引力,需要有庞大的推进力来克服地心引力从而飞向天空,而在那时导弹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可能,想必都知道,导弹的体积如此小,发动机却可以让其高速飞行,可见当时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已经足以满足太空旅行的要求,因而才有了现今这样的壮举。



目前,具有太空探索能力的国家有很多,中国作为新兴起的航天大国也位列其中,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并且还为此确立了航天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首先是发射载人飞船,具备空地往返的能力,其次便是掌握相应的空间活动技术,如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并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可以说前两步都在为最后的一步进行铺垫,便是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可以说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在载人航天的发展上中国已经迈向了第三步并在为之进行奋斗。



现今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发展已然走向了世界前列,要知道,在空间技术的发展上过去只有美俄掌握,这两个国家是最先掌握轨道空间技术的国家,而中国则成为了第三个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国家,根据航天“三步走”战略,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而现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便是由美俄为首的多个国家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国际空间站已经濒临退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所建造的空间站将会是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了,可见中国所取得成就有多么大了。

我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1964年6月,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

    2.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3. 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 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5.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6.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

    7.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实“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8. 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拓展资料:

    分类

    按航天器探索、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划分,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的航行、飞往行星及其卫星的航行、星际航行(行星际航行、恒星际航行)。

    按航天器与探索、开发和利用对象的关系或位置划分,航天飞行方式包括飞越(从天体近旁飞过)、绕飞(环绕天体飞行)、着陆(降落在天体上面)、返回(脱离天体、重返地球)。

    如今,航天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科学技术领域,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1964年6月,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在我国航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4)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飞行员是杨利伟。继苏联和美国后,我国成为了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5)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资料拓展

    航天技术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1
今年我国北斗,探月三期和高分专项三项工程将会迎来最后收官之作,北斗卫星将会发射最后两颗,由此我国的整个北斗系统组网也将宣告建设完成。而探月三期的工程也将会按照计划继续,“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将会进一步的加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27
2019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纪念,这也意味着我们距离那个伟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然而,由于地球对月球的潮汐锁定作用,人类永远无法看到月球背面(绝大部分),也无法派遣探测器着陆那里一探究竟。
但是,这个不可能在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被打破。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环形山/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随后又释放了玉兔二号月球车。
这个任务难度是惊人的,因为人类无法与月球背后取得直接联系。为此,中国早在2018年5月份,就成功部署了“鹊桥号”中继卫星到月球背后6.5万公里之外的地月拉格朗日二点附近,成为地球和月球背面的“鹊桥”。降落的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第二大超级陨石坑,地貌极其复杂,但是嫦娥四号还是做到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16
今年我国北斗,探月三期和高分专项三项工程将会迎来最后收官之作,北斗卫星将会发射最后两颗,由此我国的整个北斗系统组网也将宣告建设完成。而探月三期的工程也将会按照计划继续,“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将会进一步的加强
第4个回答  2020-03-15
今年我国北斗,探月三期和高分专项三项工程将会迎来最后收官之作,北斗卫星将会发射最后两颗,由此我国的整个北斗系统组网也将宣告建设完成。而探月三期的工程也将会按照计划继续,“中国天眼”的观测能力将会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