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诗句

如题所述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春雨清明湿杏花,
  小山明灭柳烟斜。
  东风解语拾我意,
  送送萦肠入君家。

  一沾春雨一断肠,
  飘零无计觅君乡。
  方羡飞花随风去,
  天涯尽处惹兰芳。

  朝听细雨润门扉,
  年年一度送春回。
  却把长条攀折遍,
  才道相思始成灰。

  轻红沾雨不胜衣,
  才回倦眼又迷离。
  情到伤心频无赖,
  始信清明断肠期。

  漫见新柳娇眼垂,
  疑君逸影踏风归。
  回眸映雪成千古,
  染尽湘竹无计追。

  风吹残杏舞絮轻,
  唤起愁肠千百萦。
  疑天亦解伤情恨,
  哭君泪雨遍清明。

  昨夜听春愁不堪,
  初晴天气泣容颜。
  赏芳时节清明日,
  百般明丽也怅然。

  清明把酒释别愁,
  欲赏春花且忘忧。
  谁想栏杆拍倚遍,
  欢声犹不近楼头。

  清明节气杏花天,
  诗酒清吟祭华年。
  折尽长条倚春雨,
  为君垂泪小窗边。

  撩乱春风惹杏花,
  断送清芬到天涯。
  历历如君离别日,
  哀魂和雨泣流沙。

  新莺嘹乱柳烟低,
  断魂春雨断肠期。
  歌君一曲还偷泪,
  怎是伤心无处依。

  粉杏轻柔岸柳新,
  清明春雨两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
  半和残泪一沾襟。

  或有追思到天涯,
  天应怜我泪黄沙。
  半园新杏连绵雨,
  送尽清明百姓家。

  春雨杏花满清明,
  追思犹怨水烟轻。
  合化子规啼血尽,
  不悼家川悼君茔。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这首五律有如广角镜头,摄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书生们潇洒的游春,空中风筝争鸣,鸟雀啄食(土贲)间祭品。哀欢相映,这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不过,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
  唐诗人顾非熊的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道尽其间关系: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编辑本段]【清明节对联】
  [2]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1

1、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宋]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2、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3、壬戌清明作

[清]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4、喜迁莺·残蟾落

[唐]薛昭蕴

残蟾落,晓钟鸣,羽化觉身轻。乍无春睡有馀酲,杏苑雪初晴。紫陌长,襟袖冷,不是人间风景。回看尘土似前生,休羡谷中莺。金门晓,玉京春,骏马骤轻尘。桦烟深处白衫新,认得化龙身。

九陌喧,千户启,满袖桂香风细。杏园欢宴曲江滨,自此占芳辰。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竞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5、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宋]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尽日沈香烟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6、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7、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宋]吴文英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

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8、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9、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开化寺卧病不得同游赋得十韵兼呈马十八

[唐]崔元翰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10、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6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南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 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 (唐)来鹄 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洛阳清明日雨霁》 (唐)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 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 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天有霓裳》清明诗 (当代)刘小烽(刘周)
其一:憔悴坟头土,见之如亲人;千古仿徨事,此物最伤情 ( 注:丙子,1996年丙子年。评析:凡读过此诗而到亲人坟前者,必能忆起此诗)。
其二:丙子清明: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 (评析:此诗落笔写景,以景寓情。先写娇嫩艳丽的桃花杏花。次写风雨扑打着花枝.花儿静静的盛开。再写雨珠或者还夹着泪珠,从行人的脸上悄悄滑落,此时忽又从不远的几处坟头传出凄惋的哭声。这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清明上坟场景,淡淡的哀怨中透着微微的温馨,使人于此觊见生活的平淡与人类繁衍不息的伟大。)
其三:辛已清明:天公无情最无情,不怜人间孝子心;为赚小可一掬泪,忍教清明雨纷纷 (注:辛巳:2001年辛巳年。小可:作者谦称。评析:读此诗,仿佛清明之雨全由孝子之泪化成,雨与泪交融,泪使雨凄冷。淅淅沥沥,纷纷而下者,不正是孝子的心在落泪吗?)
其四:风吹外婆在时雨,雨打外婆在时风;年年此日都留泪,岁岁坟前奠斯人。
其五:阴阳无途通音问,清明寻路且上坟;点点泪和纸钱化,水酒少去不见人。
其六:道边衰草萌生意,一点新绿妆枯黄,纵然无雨犹下泪,外婆坟在堆云旁。
其七:坟头掊土新叠旧,坟前草木枯又青;音容应在此地下,湮没黄尘多少春。 葬祭名篇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悼爱妻词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春雨清明湿杏花,
  小山明灭柳烟斜。
  东风解语拾我意,
  送送萦肠入君家。
  一沾春雨一断肠,
  飘零无计觅君乡。
  方羡飞花随风去,
  天涯尽处惹兰芳。
  朝听细雨润门扉,
  年年一度送春回。
  却把长条攀折遍,
  才道相思始成灰。
  轻红沾雨不胜衣,
  才回倦眼又迷离。
  情到伤心频无赖,
  始信清明断肠期。
  漫见新柳娇眼垂,
  疑君逸影踏风归。
  回眸映雪成千古,
  染尽湘竹无计追。
  风吹残杏舞絮轻,
  唤起愁肠千百萦。
  疑天亦解伤情恨,
  哭君泪雨遍清明。
  昨夜听春愁不堪,
  初晴天气泣容颜。
  赏芳时节清明日,
  百般明丽也怅然。
  清明把酒释别愁,
  欲赏春花且忘忧。
  谁想栏杆拍倚遍,
  欢声犹不近楼头。
  清明节气杏花天,
  诗酒清吟祭华年。
  折尽长条倚春雨,
  为君垂泪小窗边。
  撩乱春风惹杏花,
  断送清芬到天涯。
  历历如君离别日,
  哀魂和雨泣流沙。
  新莺嘹乱柳烟低,
  断魂春雨断肠期。
  歌君一曲还偷泪,
  怎是伤心无处依。
  粉杏轻柔岸柳新,
  清明春雨两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
  半和残泪一沾襟。
  或有追思到天涯,
  天应怜我泪黄沙。
  半园新杏连绵雨,
  送尽清明百姓家。
  春雨杏花满清明,
  追思犹怨水烟轻。
  合化子规啼血尽,
  不悼家川悼君茔。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这首五律有如广角镜头,摄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书生们潇洒的游春,空中风筝争鸣,鸟雀啄食(土贲)间祭品。哀欢相映,这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不过,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
  唐诗人顾非熊的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道尽其间关系: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编辑本段]【清明节对联】
  [2]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第3个回答  2011-04-05
清明

(宋)高菊涧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墓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日狸渡道中
(南宋)范大成
洒洒沾巾雨,
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
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
纸鸢鸣半空。
(土番)间人散后,
乌鸟正西东。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祭诗十四首

其一

春雨清明湿杏花,
小山明灭柳烟斜。
东风解语拾我意,
送送萦肠入君家。

其二
一沾春雨一断肠,
飘零无计觅君乡。
方羡飞花随风去,
天涯尽处惹兰芳。

其三

朝听细雨润门扉,
年年一度送春回。
却把长条攀折遍,
才道相思始成灰。

其四

轻红沾雨不胜衣,
才回倦眼又迷离。
情到伤心频无赖,
始信清明断肠期。

其五

漫见新柳娇眼垂,
疑君逸影踏风归。
回眸映雪成千古,
染尽湘竹无计追。

其六

风吹残杏舞絮轻,
唤起愁肠千百萦。
疑天亦解伤情恨,
哭君泪雨遍清明。

其七

昨夜听春愁不堪,
初晴天气泣容颜。
赏芳时节清明日,
百般明丽也怅然。

其八

清明把酒释别愁,
欲赏春花且忘忧。
谁想栏杆拍倚遍,
欢声犹不近楼头。

其九

清明节气杏花天,
诗酒清吟祭华年。
折尽长条倚春雨,
为君垂泪小窗边。

其十

撩乱春风惹杏花,
断送清芬到天涯。
历历如君离别日,
哀魂和雨泣流沙。

其十一

新莺嘹乱柳烟低,
断魂春雨断肠期。
歌君一曲还偷泪,
怎是伤心无处依。

其十二

粉杏轻柔岸柳新,
清明春雨两相侵。
半洗天光晴如碧,
半和残泪一沾襟。

其十三

或有追思到天涯,
天应怜我泪黄沙。
半园新杏连绵雨,
送尽清明百姓家。

其十四

春雨杏花满清明,
追思犹怨水烟轻。
合化子规啼血尽,
不悼家川悼君茔。
第4个回答  2019-03-02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欧阳修所写,主要是写清明上巳节西湖游春的情景。诗人通过欢快的笔触描绘出清明上巳节西湖的繁花和热闹,下面咱们看下这首诗的内容。

这句是这首词的上片,是对白天西湖上巳节情景的描写,清明上巳节西湖风景独好,放眼望去满目繁花热闹。不只是谁家的车子在路上奔走,有着红色车轮的和金边花纹的车子竟从旁边柳树缝里超了过去。从这一句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一天西湖车多人多,当真是一片繁花热闹。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这种繁花的景象一直到了日暮时分,来游玩的人陆续相携而去,或醉或醒的人互相招呼着,吵闹不已。顺着西湖弯曲的堤岸望去,道两边的花朵一直开到了城头那里。下片描写的是游人归去的情景,人们都玩的尽兴而归,有的甚至喝的大醉吵嚷着离去。

这是李白这道清明节诗的配图

诗人看着这样热闹的场景,心中肯定也是一片喜悦,这个时候看到道两边开的小小繁花,也觉得很是可爱喜人。在欧阳修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欢乐热闹繁花的景象,读完这首诗让人对西湖上巳节向往不已。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高启。诗人通过描写与陈秀才回沙上扫墓的情形,表达了自己扫墓时的感伤之情,整首诗言辞切切动人非常。下面咱们看下这首诗的内容。“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满身的血雨和尘土是如此的狼狈,即使战乱后回到故乡,心中也还是留有战乱时的心惊与哀伤。“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梨花在风雨中败谢,寒食节已经过去,还剩几家的坟上会有子孙后人来上坟祭拜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