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中,表示“可能”的表示,有“能”“会”“。。得。。”“。。。得了”他们有什么区别?

“能”例如:这个星期我能去开会。“会”例如:这个星期我会去开会 。“。。得”例如:我记得住他的号码。“。。。得了(liao)”例如:我太胖了,穿不了这件衣服。这几个语法有什么区别?请大侠专业地系统说一说。

你说的这类词在学术界称为“能愿动词”。
这类词又叫助动词,“助动词”有辅助性的动词的意思。能愿动词对动词、形容词所起的作用主要是评议。作状语时与副词很不相同,它大都能构成“×不×”、“不×不”式,如“能不能”、“不能不”等。
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的主观意愿。主要表示三种意义:
表可能:会、可、能、可以、可能、能够
表必要:要、应、应该、应当、该当、得(dai214)
表意愿:要、肯、敢、愿、愿意
表可能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表示有能力,一种表示有可能。试比较:
腿伤得不重,还能走路。 满天的星星,哪能下雨啊。
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例如“今天〔不〕〔会〕下雪。”“我们〔能〕实现四个现代化。”“你〔不〕〔该〕迟到。”“你〔能够〕来吗?”“我〔要〕去上课了。”“大家〔应该〕帮助他。”
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定语,如“你〔愿意〕来吗?”“非常愿意。”“我会。”“这是(可能)的事情。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要东西”、“会英文”中的“要”、“会”是一般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了、着、过”等。
能愿动词同一般动词的区别主要在于:
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大都可以用在“X不X”这个格式中(得:dai214除外)。能愿动词经常组成正反并列联合短语(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比如:他会不会来。拍张照片可以不可以。你这样做应该不应该?如在句子里能愿动词后边还有别的主动词,则能愿动词作状语,没有别的主动词,能愿动词作谓语。
有些能愿动词的否定之否定并不等于肯定,有些则等于肯定。比如:
不能不去=必须去≠能去 不会不去=会去
不敢不去=只好去≠敢去 不该不去=该去
不肯不去=一定要去≠肯去 不应该不去=应该去
不可不去=应当去≠可以去 不可能不去=可能去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否定强度的不同,也同各词本身的能愿义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04
我感觉, 例1中的“能”表示推测;例2中“会”表示打算;例3中“得”在这个句子里是补语,补充说明“记住”这一状态; 例4,您没写全例句,我推测您是要写“我太胖了,穿不了这件衣服,干脆给人得了”“得了”带有让步的打算,退而求其次,本来想穿这件衣服,但是因为胖,所以只好选择给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