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高仿古画

如题所述

  对古代书画鉴定采用以目鉴为主、目鉴与考订相结合的方法。
  目鉴
  即依靠鉴定者的观察和识别能力对书画作品进行鉴别与评定,是古书画鉴定的主要方式。书法家和画家以毛笔为创作工具,不仅运用毛笔塑造形象,而且在笔触中流露出自己的情感、意趣及个性。所以,鉴定者在目鉴中不只是辨析作品的形式,同时也是感知笔墨中所包含的意味。 对书画本身的考察,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为对书画作品时代风格、个人风格的综合判断。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是客观存在的。如以山水画为例:晋至唐以前的山水画,技法上仅事勾染,不见皴法,树石的形象比较稚拙。唐代的山水画中已见勾斫,表现力增强,五代、北宋出现多种皴法,刻画的手段进一步丰富,此时的山水画创作刻意真实状物,采用全景式的构图,用笔精工谨严。南宋的山水画注意结构的剪裁,笔法深穆厚重,而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作品不以真实状物为目的,笔墨技法上与此相适应,趋向萧散、洒脱等等。当然,时代风格的变化并非崭然而别,演变中也有联系和交错。
  风格的分析
  对风格的分析认识是以对书画中几种主要因素的艺术特征的辨析为具体内容的。徐邦达先生归纳了目鉴中的三个主要因素:笔法、墨和色、结构和剪裁。其中,将笔法特征作为目鉴的核心要素是当代鉴定家们的共识。中国书画创作的基本工具是毛笔,千变万化的书画艺术风格是书画家凭借手中的毛笔,用可视的点线、色墨、结构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其中笔法是最基本的可视形态。而不同的书画家由于执笔、起落笔的方式,用笔的压力,行笔的速度等诸因素的不同,在笔锋着纸时必然有不同的表现。每个书画家历经长期的实践,都形成各自的笔法特征。在运笔的藏露、顿挫、节奏、转折、疾徐、轻重、方圆等方式,以至字体的连接、简化等方式上都表现出一种习惯性的笔法特征。而且书画家各自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后,这种习惯性的笔法自然而出,重复出现于他们的作品中。同一书画家的笔法在其书法和绘画中都会有共同的表现。不同书画家的笔法只有相近而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使同一类型的笔法也有差异。因此模仿者想在短时期内将被摹仿者经过长期训练而形成的笔法强行变为自己的笔法是很困难的。刻意临摹,失去自然;随意放纵,则易流露临摹者自身的笔法特征。临摹者与被临摹者如果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笔法——滞重与流畅或方峻与柔和,则更难以接近。书画家在色墨的运用,结构的安排(于书法表现为结体、章法,于绘画表现为构图)也都有各自的特征。相比之下,笔法特征更难于临仿。书画家笔法的清景德镇窑五彩龙凤纹笔盒各具特征,使区别不同书画家的作品,判明真伪成为可能。
  考订
  是指利用文献等资料对书画作品的有关内容进行辨析和验证。是古书画鉴定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对古书画作品的考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利用书画史文献和著录书对书画家艺术特征和具体作品的考订;利用文字学知识对避讳字、错讹字的考订;利用文学史知识对书法、题跋中文法及风格的考订;利用历史知识对称谓、绘画中服饰、建筑、器具等的考订;利用书画家传记和诗文、信札对书画家的生卒、籍贯、字号的考订等。对于某些时代较早的作品,由于传世作品数量甚少,难以比较,考订就更加重要。目鉴与考订的结合运用,多方面的辨析和综合分析,会使鉴定结论更易符合客观。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9467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1
高仿古画的鉴定对书画本身的考察,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为对书画作品时代风格、个人风格的综合判断。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是客观存在的。
如以山水画为例:晋至唐以前的山水画,技法上仅事勾染,不见皴法,树石的形象比较稚拙。唐代的山水画中已见勾斫,表现力增强,五代、北宋出现多种皴法,刻画的手段进一步丰富,此时的山水画创作刻意真实状物,采用全景式的构图,用笔精工谨严。南宋的山水画注意结构的剪裁,笔法深穆厚重,而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作品不以真实状物为目的,笔墨技法上与此相适应,趋向萧散、洒脱等等。
当然,时代风格的变化并非崭然而别,演变中也有联系和交错。这是在高仿古画鉴定中一定要掌握的。
第2个回答  2011-03-24
对比,拿给专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