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尾有听字的成语

如题所述

  1:闭目塞听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闭目塞聪,爱精自保。”
  典故: 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例子: 一个~、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毛泽东《实践论》)
  2:耳视目听
  出处: 《列子·仲尼》:“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典故: 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3: 典故: 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
  例子: 那些人经常故意~,影响很坏。
  混淆视听
  4:迷惑视听
  典故: 使人耳目迷乱。比喻以错误的言论欺骗社会,毒害群众。
  5: 内视反听
  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后汉书·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务能,则义士厉节。”
  典故: 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6:倾耳而听 出处: 《礼记·孔子闲居》:“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典故: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例子: 民皆引领而望,~,悲号仰天,叩心而怨上,故陈胜大呼,天下响应。(《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7:收视反听
  出处: 晋·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
  典故: 不视不听。指不为外物所惊扰。
  8:妄言妄听 (拼音: wàng yán wàng tīng)

  出处: 《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汝)妄言之,女(汝)妄听之奚。”

  典故: 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9: 例子: ~,危言耸听 (拼音: wēi yán sǒng tīng)
  典故: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例子: 这不是什么“~”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郭小川《论“听话”》)
  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
  10:
  唯命是听 (拼音: wéi mìng shì tīng)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典故: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例子: 那我不费俄顷的的迟疑,或许早就是~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
  11: 娓娓动听 (拼音: wěi wěi dòng tīng)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典故: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例子: 她讲得~,妹仔细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邹韬奋《我的母亲》)
  12:洗耳恭听 (拼音: xǐ ěr gōng tīng)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典故: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例子: 如此甚妙,我们~。(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八回)

  呼呼,找得我好辛苦,一定要采纳我啊。谢谢你啊谢谢你。我找了好久的。
  谢谢你了要记得采纳我啊 啊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4
以正视听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耳不旁听 淆乱视听 听其自流 听见风就是雨
听风听水 逖听远闻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反听收视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厌闻饫听 言听行从 言听事行 言听谋决
言听计用 言听计行 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言从计听
眩视惑听 虚己以听 洗耳拱听 惟命是听
天高听下 逖听遐视 束手听命 倾耳细听
牛听弹琴 谋听计行 计行言听 即温听厉
狐听之声 骇人闻听 骇人视听 观化听风
拱手听命 隔壁听话 反听内视 逷听远闻
道听涂说 道听耳食 垂帘听决 揣骨听声
侈人观听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言听计从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唯命是听 洗耳恭听 危言耸听
娓娓动听 妄言妄听 听天由命 听人穿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而不闻 听其自然 听之任之
天高听卑 收视反听 耸人听闻 倾耳而听
内视反听 偏听偏信 牧豕听经 迷惑视听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混淆视听 骇人听闻 公听并观
姑妄听之 俯首听命 耳听心受 耳听八方
耳视目听 道听途说 垂帘听政 闭目塞听
偏听偏言 帘窥壁听
第3个回答  2011-05-14
洗耳恭听、混淆视听
第4个回答  2011-05-14
娓娓动听
第5个回答  2011-05-14
洗耳恭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