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意思

人在学习之后经常地去复习并且能在复习中学习到新的知识,不也是一件令人非常快乐的事情吗!

出处:

《论语·学而》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子曰:弟子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 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 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 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 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参考资料

搜狗:http://baike.sogou.com/v76619117.htm?fromTitle=%E5%AD%A6%E8%80%8C%E6%97%B6%E4%B9%A0%E4%B9%8B%EF%BC%8C%E4%B8%8D%E4%BA%A6%E8%AF%B4%E4%B9%8E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  
 1、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2、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   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   3、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是: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4、部分学者的解释是:   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有时间有机会去不断地实践它,不也是快乐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译文:学了又按时复习,不是很愉快吗? 掌握知识是让人快乐的事情。

    出自《论语·学而》

    作者:孔子及孔子的弟子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订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第3个回答  2011-12-18
学问要经常练习,这是很快乐的事;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看自己,也是很快乐的;别人不理解自己但自己却不恼怒,这才是君子。
第4个回答  2012-05-10
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  
 1、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2、部分中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   学习并经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   3、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是: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4、部分学者的解释是:   学到了(知识或本领)并有时间有机会去不断地实践它,不也是快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