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上有哪些名将?

如题

1、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西华侯冉良之子。果断敏锐,以勇猛著称。出仕后赵,授游击将军,封修成侯。数从征伐,屡立战功。石虎死后,拥立石鉴,然后屠胡灭石。永兴元年(350年),即位称帝,建立冉魏。

2、吴起: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3、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在唐朝将领李克用、王重荣等人的猛烈进攻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西南)。

4、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军领袖李密,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5、孙膑: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冉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1
  人物简略摘要:
  张宗昌
  韩复榘
  孔子
  孟子
  墨子
  姜子牙
  孙武
  诸葛亮
  蒲松龄
  扁鹊
  展子虔
  张择端
  高风翰
  二王
  颜真卿
  鲁班

  详细:
  姜尚 周代齐国的始祖,军事家、政治家。姜姓,吕氏,名望。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俗称“姜太公”。兵书《六韬》,相传是他的著作。

  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春秋初期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今传《管子》一书,系后人依托之作。

  司马穰苴 春秋时齐国大夫,军事家。田氏,名穰苴。官司马,深通兵法,曾击退晋燕军队。战国时齐威王整理古司马兵法,将他的兵法附其中,称《司马穰苴兵法》。

  晏婴(?~前550)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传世《晏子春秋》一书,系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先师”。

  颜子(前521~前490)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最赏识的弟子。名回,字子渊,品行卓冠群科。早卒,孔子极悲恸。后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复圣”。

  孙武 字长卿。齐国人。春秋末期军事家。其著作《孙子兵法》,是我国杰出的兵书。

  左丘明 鲁国人。春秋末期史学家。相传曾著《左传》,又传《国语》亦出其手。

  曾子(前505~约前432)名参,字子舆,孔子弟子。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宗圣”。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

  鲁班 公输氏,名般,亦作班、盘,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建筑工匠,后世建筑工匠、木匠尊为“祖师”。

  墨子 (约前468~前376)名翟。古小邾国(今滕州市)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现存《墨子》五十三篇。

  吴起(?~前381)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时军事家。现存《吴子》六篇。

  孙膑(约前380~前320)生于齐国阿鄄之间。孙武的后代。战国时军事家。著作有《孙膑兵法》。

  扁鹊 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山东长清)人。战国时医学家。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著作有《孟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亚圣”。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庄子》一书传世。

  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赵国人,一生在山东地区活动,今苍山兰陵镇东南有荀子墓。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著有《荀子》一书。

  仓公(约前205~?)姓淳于,名意,齐临淄人。汉初医学家,首创医案(病历)。

  汜胜之 汜水(今曹县)人。西汉农学家。撰有农学著作《汜胜之书》。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遍注群经,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王弼(226~249)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一带)人。三国魏玄学家,好谈儒道,辞才逸辩,开魏晋玄学清谈之风。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对中国

  古典哲学影响甚远。

  王叔和 名熙,高平(今山东邹城一带)人。魏晋间医学家。编有《脉经》10卷。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著作有《诸葛亮集》。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真迹无存。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存世墨迹有行书《鸭头丸贴》,小楷刻本有《十三行》。

  刘勰(约465~约532)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五十篇。

  贾思勰 益都(治在今寿光)人。北魏农学家。著有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刘晏(718~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唐理财家。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临沂市)。唐大臣、著名书法家。传世名作甚多,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祭侄稿》等。

  李清照(约1084~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章丘)人。南宋女词人。《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均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著有《稼轩词》。

  王祯 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代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有《农书》传世,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明抗倭名将、军事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

  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死后避雍正讳,改称士正、士祯。清诗人,论诗创神韵说,生前门生众多,影响很大。著作有《带经堂集》等,又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居易录》《池北偶谈》等多种笔记。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文学家。著有《聊斋志异》等。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清戏曲作家,著有《桃花扇》等。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孺,又字廉生,烟台福山区古现村人。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京师团练大臣,以身殉国。清末著名文学家、金石学家、书法家,是甲骨文的发现者。

  王尽美(1898~1925)原名王瑞俊,字灼斋,山东莒县北杏村(今属诸城)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和山东党组织的最早组织、领导者。追问

我问的是哪些名将,军事方面的

追答

山东名将 戚继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05
山东历史上著名人物有孔子、孟子、鲁班,孙子等。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第3个回答  2011-05-01
李典(174—209)三国山阳钜野(今属山东)人。字曼成,初以宾客数千家从曹操镇压黄巾军。后从击袁术、袁绍及其子谭、尚等。曾率宗族及部曲搬运粮帛以供军,又与夏侯敦等共拒刘备。任中郎将,迁破虏将军。后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击败孙权的进攻。

诸葛亮(181—234)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早年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人称“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大政方针,出山为刘备主谋。助其联合孙权,败曹操于赤壁,占领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二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称帝后,他任丞相。刘禅立,受封武乡候,领益州牧,以丞相辅政,全权决定军政事务。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严明,实行屯田,改善同西南各族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使蜀汉政治割据的经济条件日益成熟。225年始对西南用兵,率军南征,七擒孟获。使蜀汉政权得以巩固,保证了西南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又五次出兵伐魏未果。建兴十二年(234年)与司马懿相持于渭南,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相传他改革连弩,一次发十箭,又造木牛流马用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追问

其他时期就没有名将了吗?请详细说明,谢谢

第4个回答  2011-05-01
终军,“请缨”一词就来于他,仲宫还有终军广场
黄巢也是,南部山区有传说是他女儿化成的苦苣泉,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当然不能忘记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历城四风闸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