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中《促织》的道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促织》深藏的寓意即辛辣地讽刺科举取士。在《促织》中,蒲松龄所写的故事虽堪称离奇,但操童于业,久不售的成名,却因贡一奇异促织俾入邑庠而一举成名,这对科举取士本身就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促织》是蒲松龄受到吕毖的《明朝小史》记载以及冯梦龙《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中济公火化促织的故事的影响,经过艺术加工而作。

这篇小说通过成名一家不幸遭遇的描写,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扩展资料:

《促织》里皇帝爱斗蟋蟀,官吏横征暴敛,人民灾难深重。为了一只小蟋蟀,百姓倾家荡产,天真儿童投井自尽,皇帝的一举一动、一个爱好,就能决定百姓的生死祸福,故事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

《促织》深刻揭露了苛政之危害。苛政之下,民不聊生,贴妇卖儿甚至家破人亡,祸害之惨烈,实在是触目惊心。但《促织》也不纯然是一篇刻面黑暗现实的写实之作。

它既有对于苛政的谴责抨击,也有颇具荒诞喜剧风格的幽默谐谑之笔,还穿插了一些离奇恍惚的怪诞情节,这使它在表现风格上更加斑斓多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聊斋志异·促织》中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弄死了一只蟋蟀,而非常的害怕自己的家人惩罚自己,最终在心理的各种煎熬下,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听起来是非常的荒唐的,不过这也反映了家庭沟通的重要性,一个小孩子的世界可能是比较极端的,死非黑即白的一个世界,大人们要时常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如果《聊斋志异·促织》中的小男孩以及其父母能够这样做的话,这个故事也许会是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扩展资料

《促织》赏析

第一,从官贪吏虐追溯到天子宫廷,指出“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寄讽谏之旨;

第二,就成名的一贫一富说明是“天将酬长厚者”,反映了“善恶有报”的宿命论思想;

第三,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生动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在此作者抒发了愤懑不平之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2-02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一篇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缴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命运,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巡抚县令胥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