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是哪七子?

如题所述

“七子"是历史上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主权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理论指导下,1997年我们从英国人手中顺利地收复了香港(包括九龙)的主权。 今年12月20日即将从葡萄牙人手中收复最后一块失地澳门,雪洗百多年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在整个亚洲也扯 下了欧美殖民主义国家的最后一面国旗。可以说这也是庆祝共和国五十周年最闪亮的一个光点。
最近,我看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览》和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 《澳门岁月》片头小女孩深情地唱的主题歌《澳门》,不禁使我记起了为共和国献身的烈士和《澳门》歌词的 作者闻一多先生,今年也正是他的百年诞辰纪念。

闻一多原名家骅,字友三,号一多,湖北浠水县陈家岭人。生于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元1899年 11月24日),于1946年7月15 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享年47岁。他在短促的生命历程中,完成了著名诗人、学 者和民主战士的人生三部曲。其实他为祖国人民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又何止于此呢?与他在“西南联 大”共事的英国教授白英所著《闻一多印象记》中说:“1946年4月遇难前夕, 闻一多生活在经济极度苦难中 ,人们鼓励闻一多离开中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要他夏天到美国去,但他不顾个人困苦拒绝了。这位沉静的学者 的才华是无限的……在‘联大’所有教授中最为知名,是一个有着极温和的微笑和极成熟的头脑的人物。”这 代表了海内外学者对闻先生的崇敬和高度的评价。他早年留学美国,专攻西洋绘画和文学,先后进入芝加哥美 院、珂罗拉夫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刻苦攻读,在绘画艺术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经过对比研究,得 出了“西洋画实在没有中国画高”的结论,后来就把绘画专业搁置起来了。他的篆刻艺术也驰名当代,但只是 在抗战后期昆明的物价飞涨,在他那菲薄薪俸无法维持八口之家生计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利用业余时间干了些 执刀治印的手工业劳动。友人浦江清为他撰写的《小启》说:“浠水闻一多先生,文坛先进,经学名家。辨文 字于毫芒,几人知己;谈风雅之源始,海内推崇。zhuó@①轮老手,积习未忘,占毕余暇,留心佳冻。惟 是温馨古泽,徒激赏于知交;何当琬琰名章,共榷扬于并世。”一时学苑名宿,署名者九人之多。但这些书画 篆刻之佳技,他只偶尔为之。在那苦难忧患的年代,他把一腔热血倾注在教育上,成为中外知名的教育家。
闻先生在“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时代,有九年是在北京清华学校度过的。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 他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去。他以笔为武器,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文章。他早期主要成就是在新诗的创 作上,曾先后出版过著名的《红烛》和《死水》两部诗集。从而在新诗坛上的名望可与胡适、郭沫若、徐志摩 等人相颉颃,而在题材意境和技巧风格方面又可谓独树一帜。
1922年7月赴美留学后, 他亲身感受帝国主义反动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的铜臭文化对人民的危害。美国野 蛮的种族歧视,尤其是华侨所受的侮辱和压迫,更使他满怀悲愤。他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一个有思想之中 国青年留居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俟后年年底我归家度岁时,当与家人围炉絮谈,痛哭流涕,以泄余 之积愤,我乃有国之民,我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美人者?将谓吾人不能制杀人之枪炮,遂不若 彼之光明磊落乎?总之,彼之贱视吾国人者一言难尽。”他为了抒发不平,发表了著名的《洗衣歌》,其中一 段是:
你说洗衣的买卖太下贱,
肯下贱的只有唐人不成?
你们的牧师他告诉我说:
耶稣的爸爸做木工出身。
你信不信?你信不信?
这期间他还写了《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醒呀》、《长城下的哀歌》等爱国诗篇。他对中国革 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崇拜之至,在美国纽约听到孙中山逝世的消息,他悲痛异常,参与筹备在那里举行的隆重追 悼大会,会场上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就是闻一多所绘。并写了《南海之神》一诗,赞颂孙中山反帝反封建的伟 大历史功绩。
闻一多在美国留学三年,终于厌倦了那里的生活,比预期提前一年返回他思念和热爱的祖国。回国后,他 先后在上海、青岛、北京、昆明等地大学任教,全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这期间,他除了热心青年教育, 关心他们健康成长之外,还决心按照现代的新观点,探索研究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并在《周易》、《庄子》 、《诗经》、《楚辞》和唐诗、古代神话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抗日战争以后,国难当头,人民涂炭。他蓄须明志,跋涉数千里来到大后方昆明坚持工作,从此逐步走出 埋首古籍的“象牙之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召下,与广大爱国青年一起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斗争,于19 44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 积极反对国民党勾结美帝发动内战及其专制独裁的统治。1946年7月1 5 日上午在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演说,下午在昆明的街头即被国民 党特务杀害。噩耗传出,激起了昆明和全国各地革命人民的震怒和抗议。中共领导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发 表了唁电和讲话,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 党的手枪,宁可倒下,不愿屈服……我们应该写闻一多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悠悠岁月, 五十多年过去了,今年迎来了闻一多百年华诞。让我们永远纪念他,他的学问品德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 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歌《澳门》,是闻一多所写的《七子之歌》的首章,发表于1925年7月4日。这 时26岁的闻一多刚从美国留学回到祖国,也是上海“五卅惨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 动的时候。《七子之歌》是一首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史诗,是以诗的语言和形式讲述近代中国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的民族灾难史。由于他留美三年,对异族统治下同胞的悲惨生活有切肤之痛,于是想起了《凯风》诗 中七子的哀怨,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这首感人的诗篇。
在这首诗的前面,作者写了一个较长的序言:“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其悲 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 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 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 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为什么作者要仿《诗经·凯风》之义而作呢?因为《诗经》是当时青年学子普遍习诵的读本,引以为典故 ,可增加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增强诗的感染力。下面先将这段序文稍加解析:
邶,是周灭商后分封的小国,在商都朝歌以北(属今河南汤阴地区)。邶国民歌称邶风,是《诗经》中十 五国风之一。《凯风》为邶风第七篇,首句“凯风自南”的开头二字,即用作诗的篇名。全诗共四章十六句六 十四字,写一母亲欲弃其七个孩子离家而去,七子向母自责哀告,以回母之心。闻一多有感失地同胞失怙于祖 国,受异族之压迫,遂仿此诗用拟人手法将先后割让租借出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 旅顺大连七地,各为一章,写成《七子之歌》。全诗格调一致,每章七行,最后一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读之感人至深,并以激励国人要像法国人那样收复失地。ALSACE——LORRAINE(阿尔萨斯——洛林) 位于法国东北部,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将此地区割让给德国,历时47年,终于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收回。最后作者提出只要我们团结战斗,丧失的国土一定会很快回收。
下面是《澳门岁月》的主题歌《澳门》歌词: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我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澳门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岸的一个半岛。据文献记载,早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商人在明政府 官员同意下,开始租住这个半岛的一隅。那时“澳门”这名字尚未出现,半岛南端古称濠镜澳,其名已著于《 明史》。以“澳南环有二湾,规圆若镜也。”后来称为澳门,则因澳有南台、北台二山,相对如门,故名。其 地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闽粤两地人民即在此修建有阿妈神庙,所以初来的葡人即以“妈港(MACAO)” 名之。诗中说“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请叫我的本名“澳门”。葡人从明代开始租用这块土地,到1925年时 已达三百多年,但是澳门同胞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信仰不会改变,中华民族深厚博大的文化传统是任何人也改变 不了的。澳门同胞的灵魂永远属于祖国,他们日夜期盼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发展,葡人 在澳门占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直到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中葡签订《和好通商条约》,允准葡人“永居管理 ”,澳门才真正沦为殖民地。但一百年后的1987年,中葡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明确规定于1999 年12月20日由中国收回主权。
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充满了赤子依恋母亲的深情,由澳门的小姑娘演唱,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听了都 会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
澳门是西方殖民者侵占最早也是收回最晚的一块中国领土,我们即将在年内收复。诗中所述其它六地,此 前均已回归。各章的原诗从略,只将收复的情况略作介绍,以告慰闻一多先生的英灵并使读者了解历史全貌。
香港: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给英国,直至1997年7月1日收复。
台湾:1895年根据中日《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已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收复(现仍由国民党残余 盘踞,尚待完成统一大业)。
威海卫:1889年被德国强行租占,1930年收复。
广州湾:湛江港之旧称。1898年中法签订《租借广州湾条约》为法国侵占。1943年转为日本占领。1945年 签订《中法交收广州湾租借地专约》,归还中国,现建为湛江市。
九龙:1860年英国侵占九龙尖沙嘴,1898年又强行租借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已于1997年7月1日与 香港一同收复。
旅顺、大连:1898年签订《中俄会订条约》,被帝俄租借。日俄战争后曾被日本侵占。1950年起中苏共管 ,1955年由中国收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1
“七子"是历史上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主权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5-12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第3个回答  2007-05-11
你问的清楚点好吧!到底是问哪个七子?建安七子吗?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第4个回答  2007-05-11
晕 我还以为是建安七子或者是竹林七贤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