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

如题所述

《桃花源记》可能是一个误入死人国的故事。

在黄泉里一村人幸福的生活着,忘了自己在战乱中已经惨死,不再有时间流逝。一个误入者给他们讲了之后发生的故事。所以误入者离开后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因为bug已经被修复了。

这是之前看到的想法,我自己查证了一下,做一个补充:

渔人首先是看见洞口 “仿佛若有光” ,可能带有佛教中阴身见光的说法,在进入山洞后,“初极狭,才通人” 有如墓道,人类学对于墓葬规制(墓道-墓室)和子宫(产道-子宫)相近有“死而复生”的说法,后渔人离去,有自“子宫”通过“产道”而出的“新生/重生”意思。

之后是渔人进入村寨之后,道路“阡陌纵横”,这里“阡陌”这个词有很多人说在古代有“墓道”的意思,我查了一下下,这里的 “千”是空间概念,指南北方向。“千”字从人从一,表示“人起步走”:往南是人生的方向,往北是人死的方向。“百”是时间概念,指把从日出到下一个日出之间的时间。因此,“千百”一词合成了“时空”、“宇宙”的概念。所以,可能这个词指的不只是田间小路这么简单。

此外,《战国策》中还出现了“决裂阡陌”这一词,指的是关系破裂行同陌路,可能暗示了阴间阳间的关系。

然后,渔人来到了村子里,知道了村人是因为“避秦时乱”而来到了桃花源。

那么,村人来桃花源多久了呢?

秦朝为公元前221-207年,晋太元为公元376-397年,我们假设村人开到桃花源的时候秦朝刚刚灭亡,晋太元时期刚刚开始,则最少村人在桃花源中生存了500年以上,秦朝时期人的寿命在30岁出头,不过大多是因为战乱所以人寿命普遍不高,来到桃花源后,虽然不再打仗,但是医疗水平低下,我们就定平均寿命为50岁,则桃花源中村人至少经历了10代人。

假设村中有1000村人,10代近亲结婚所造成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看到文中村人智商正常,与一个来自500年后的渔民谈笑风声,“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他们完全脱离了近亲结婚的影响,所以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和渔人谈笑的村民,与“先世避秦时乱”的村民是同一批人]

既然这样,那么这些村民是谁?他们的身份是什么?

秦朝灭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秦百万大军在3年内失踪”

这些大军去了哪呢?如果把这两个问题连接起来,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

这些村民,就是当年导致秦朝灭亡的失踪百万大军中的一支队伍,他们死后脱离了军队,带着妻儿与同乡来到了桃花源,仍旧与现世保持着联系,所以就算度过了500年的岁月,他们的语言习惯依旧能与外相沟通。

等到渔人要走的时候,村人说的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的意思是“没有必要”

为什么是“没有必要和外面的人说”而不是“不要与外面的人说呢?”

因为你说了也没有关系,“桃花源”这个地方,是可以移动的。

果然渔民回去和太守说了后,也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

而最后还有一个伏笔“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南阳刘子骥”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作者的远房亲戚,两人经常游山玩水,作者写自己的好朋友,亲戚“寻病终”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