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的王谢世家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魏晋处在历史的夹层,战乱不断,充满血腥。但阮藉稽康为代表的魏晋风度却能穿越唐宋风尘,透过明清的阴气,令千年之后的我们油然神往。如果曹魏风流多集洛阳,那么东晋风采尽属山阴了。曹魏前期是慷慨任气的建安风骨,末期则是遗落世事的竹林酒徒。而到了东晋,便是王谢的世家风范。正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

王家是江南大族,西晋未亡时,王导帮司马睿巩固了在江南的地位。司马睿登上帝位后,更有“王马共天下”之说,可见王家当时权势。书法家王羲之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族中。太傅郗鉴知道王家子弟都是青年才俊,便起了与王导联姻的想法,就遣人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都提亲,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得攀高门的难得机会,一个个或神气端肃,或扭捏作态、搔首弄姿,唯独有王导的侄子王羲之依旧在袒腹东床,孰似无睹,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少年郎,从而为后人留下“东床快婿”的佳话。

王羲之素无廊庙之志,性喜山水。在会稽任御史时,与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为伍,出则渔弋山水,入则吟咏属文,放情丘壑,兴寄烟霞。

有一次,王羲之出游,遇到一老妪卖扇。因为当时正是初春天气,老妪叫卖了半天,手中的六角扇却一把也没能卖出去。王羲之见了奇怪,便过去问她。老妪回答说,大儿子被征去修钱塘江了,二儿子给人做工,家里只有一个病在床上的老头;生计艰难,所以编扇子卖点钱贴补家用。王羲之听了,就借来笔墨,在每把扇子上写了五个字。老妪不知王羲之之名,更不懂书法,只是见他在自己的扇子上任意涂抹,便心中不喜。王羲之写完后,告诉老妪:“叫卖时就说扇子上的字是王右军写了,每把卖一百钱。”老妪半信半疑,不料按王羲之的方法试了试,果然有许多人来抢购。

王羲之却因此而心情沉重,就写了一道奏折,希望朝庭能减轻徭役和杂税。可见王羲之虽然纵情山水,却非遗落世事。每逢饥荒,王羲之就开仓振贷,朝庭徭役繁重,他也常常上疏为民请命;遇事又极有远见,殷浩北伐,王王羲以为必败,就写了一封信,信中他析了形势,认为不宜北伐,应当先以长江为天堑,“更与朝贤思布平政,除其烦苛,省其赋役,与百姓更始。”后来北伐果然失败。他还在给好友谢安的信中,屡次提及漕运:“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

永和九年,对中国书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年代。这年春天,王羲之与谢安等名士汇集兰亭,修袚褉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所谓“曲水流觞”,是古时文人的一种游戏,大家在曲折的细流上,放下一杯斟满的酒,然后任其顺水漂流,停在谁面前,谁就要喝了酒并赋诗一首,或讲故事一则。当杯子停在谢安面前时,才学出众的谢安却出人意料地讲了一则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法号玄妙的道士想让王羲之替他抄一本《道德经》,但因为素无往来,不敢贸然相求。他听说王羲之喜欢鹅,就买了许多鹅精心喂养,王羲之知道后就前去求购,玄妙道士乘机请求,王羲之一口应承。这就是传为美谈的“书成换白鹅”的故事,即使现在去兰亭,也不可不看兰亭白鹅。讲完之后,众人抚掌而笑,王羲之想起此事也不禁莞尔。

众人饮酒赋诗,兴致颇高。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同行的四十一人,共作诗三十七首,有人建议成集,并推举王羲之写序。王羲之爽快答应,乘兴而书,写下了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这篇短文仅有三百多字,文风清秀,情文并茂,是不可多得的文学佳作;让它名满天下的,却主要因为它书法名作,后人先赞它“遒媚劲健,绝代所无”。整篇书法酣畅淋漓,犹如天马行空,总共三百二十四字,却有二十个“之”字,形态相异,各有其妙。据说,王羲之后来尝试着将它再写一遍,却再写也写不出这份神韵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