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毕业好找工作吗?

如题所述

大专当然能找到好工作了,重要的只是在于你是否认真学习,是否真正有了一技之长而已。

虽说我是本科毕业,但是我还是有点后悔没有上大专,毕竟我上的只是一个普通二本的普通专业,前景真的不如一个教技术的大专专业来的好。我的高中同学高考时报了一个大专,学得是机械专业,专门给机场的飞机检查设备,进行维修维护。现在我在一家企业当策划,月入六千元,人家在广州机场当地勤人员,月入一万五。而且即便人家不在那里干了,仍然可以去国内任何机场地勤工作,根本不用担心事业。

有的时候,与其上一个不怎么样的二本学校,还不如去一所大专进行专业化的学习。有了一技之长,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是不是会被老板开除,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即便是工作,也是理直气壮,腰板挺直,因为人家有技术。不像我们这样的,必须懂得阿谀奉承,看别人脸色行事,每天战战兢兢。

只要能够选择一所不错的大专,挑选一个有前景的专业,根本不用担心工作和前途的问题。有好多大专里的专业直接就面向社会,学成后立刻就会有工厂和企业来学校把人签走,甚至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当然大专生的专业当中,蓝领才是比较吃香的那伙人。如果是跟其他本科院校比一些重复度比较高的专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所以,真的没有必要感觉上大专有什么丢人的,也不需要担心就业的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挑选一个好的学校,好的专业,认认真真学习各门功课和相关技术,你的前途一定是一片光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09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大学生求职的冲刺阶段,然而招聘单位几乎清一色地写着"只招收本科以上学历",看着和我一样学历的专科生在招聘会上底气不足小心翼翼地递上简历,最后在用人单位的漠视或白眼中讪讪地离开,我仿佛看到当初找工作时自己的影子。这促使我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如果说找工作是一场战役,需要毕业生付出相当大的心血和代价,那么对于出身寒微的大专生们来说则无异于一场残酷的近身肉搏战。

  我查阅了一些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根据个人的经验,认为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许多部门的统计数据经常是相互矛盾且令人生疑的),该数据显示:2001年有50%的专科生没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未就业的共有34.8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

  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远的不说,以我所毕业的那个专科班为例,三十多个专科生,他(她)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现在只有三四个人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其他人多半暂时就业且不断地换工作,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存的钱只够再找份工作。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

  我对大学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初衷和动机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对其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怀疑。本科注重的应该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而专科注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是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人才的类型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平台,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位于塔尖,然后是专科生,高职生,中专生等则在下面,越往上走人数应该越少,社会普遍需要的是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才都来搞研究。从我国大专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招生人数所成比例来看,本科生和大专生比例严重失调,本科生和专科生的人数几乎对等,而在其他很多国家,专科生的比例远大于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我国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呢?一个又一个例子说明,专科生就业率不仅不能与本科生相提并论,相反"毕业就失业"的大专生随处可见。另外的一个既成事实是很多追求高学历的人不是用来搞研究,而仅仅是为了增加找工作时的筹码,这对国家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当中,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专家解释大专生就业难的惯常说法就是,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不否认,但这只是现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问的是,什么造成了专科生缺乏知识的深度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呢?

  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不少大学都在不断地扩招,却并没有认真考虑专科和本科的根本区别所在,在培养模式上专科往往只是本科专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很多大学里同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前两年半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完全一样,平时也都是在一起上专业课和公共课,甚至考卷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毕业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门课程,时间上比专科生多学五个月。所谓的知识广度就在这里吧,但知识深度值得怀疑,稍有学习常识的人都知道,五个月学三四门课程并不是件容易事。

  在大学呆过的人也都知道,大学老师讲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讲,而串讲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将课程中的重点(也是考试重点)挑出来讲讲,然后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时参加考试就行。可见,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实并不大,但就是这短短的五个月,造成了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找工作时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别!

  找工作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不管能力区别大不大,本科文凭就是一道门槛,没有一切免谈。教育部门还有些说法如先就业后择业,专科文凭不行可以继续深造等,但实际情况是勉强就业后的专科生还是在不停地找工作换工作,这对个人发展未必有利,同时对用人单位来说也是个相当令人头疼的问题,而专科生升本面临指标限制,读研则有更为苛刻的规定(如大学考研基本上都规定专科必须工作两年,加试几门专业课,不得跨专业报考,必须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是舍本逐末,回避了最根本的问题,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脱节,直接导致专科生日后的就业困难,这才是专科生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一切源头之所在。解决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才是解决大专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根本办法,否则一切谈如何就业治标不治本的话全部都是扯淡!

  如今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声明不招专科生,甚至相当偏僻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也是如此,难道国家的大专生真的非常多吗?如果真是大专生非常多,那为什么国家要不断的扩招?我国的大专生在国家人口所占的比例其实是相当少的,我国还急需大批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掌握一定技术的专科层次人才,这才是为什么不断扩招的原因。

  这里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不少国内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配人才,而是盲目相互攀比,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许多私营企业,没有真正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考虑如何有效地使用人才,更没有把人才使用纳入其成本核算之中,因而普遍存在人才使用的浪费现象。各级政府机关甚至于街道、乡镇一级,只要招聘就要本科学历,许多高校行政机关包括后勤管理人员,全部都要本科以上学历,从而导致了人才高消费。

  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则不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吸纳人才,而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或招聘一些离退休技术人员,或廉价雇用一些打工仔、打工妹。更有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招学历高的人不是用来人尽其才(他们也不具备这个条件),而是宣传自己装点门面。综合种种原因,社会上存在对专科生的种种歧视,这使得专科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困难重重,荆棘丛生,并因此而饱受令人寒心的待遇。难怪有人一脸愤懑和无奈地说:"专科身份就是刻在我脸上的字"。

  经常看到某些专家说大专生找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工作。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在找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科生找工作的要求和标准都是一降再降,许多专科生的工作也仅仅是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开销,也就是养活自己,不让父母操心,还远谈不上个人将来的发展。不要埋怨专科生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在如今家里孩子全都出去打工这样的一个农村大环境下能让一个专科生有个好的发展吗?厂矿少得可怜的工资能收回十几年读书父母在自己身上教育的投资吗?

  现行的人事制度户籍管理等也限制了大专生的就业,而且这些方面的束缚很是让人无可奈何。大专毕业生在决定之前往往要考虑的是去了以后还有没有回到大城市的希望,将来自己的子女读书就业怎么办。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看,一旦户口落到基层,以后要改动无疑难于上青天。我所认识所知道的专科生几乎都是留在城市里面,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的,因为了解农村,所以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去,尽管他们呆在大城市同样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但依然乐此不疲,因为城市的岗位资源和相对宽松的用人条件更有利于自己专业和目标的发展,而且在这里,他们至少还可以看到一些希望。

  比如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武汉,最近就看到一条很是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对专科毕业生实行准入制度。其实,专科生找工作时追求待遇的平等,不是在追求结果的平等,而是追求起点和游戏规则的平等,并为此付出学习的代价和竞争的代价。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对专科生的歧视性行为显然违背了公平性这一原则,导致他们的就业之路越走越窄。

  大专生啊,你的路在何方?我很想对和我同样学历的专科生们说些话,上帝已经死了,但我们还必须生存,而且希望生活得更好,尽管专科生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生存环境,但为了个人将来的发展,我们必须自救和自强。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来说,生存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个人的发展,也就是前途问题。

  在就业形式相当严峻的情况下,专科生所找到的工作往往与自己的专业和初衷相去甚远,工作的目的也仅是挣钱糊口,但专科生不要就此放弃,并且要尽可能争取每次跳槽能占在一个比原来更高的起点。那种从基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十分正确,但实际情况是,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它反而会抹杀一个人的进取心,许多从基层干起的人,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以便让命运之神看到他们,所以他们永远停留在底层。许多专科生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并就此淹没在生活的底层洪流中。

  彼得原理有个重要推论,那就是职位越低,斗争越激烈,机会越少,人的消耗也越大,越往上,人的路越好走。所以,专科生找工作要尽量争取从基层的上一步或上两步走,从而免去底层生活的折磨,尤其是避开低层次的竞争,避免形成狭碍的思想和悲观的论调。对此,我深有感触。工作两年后,我曾跳槽去一家公司面试,招聘人员提到大家可以写上自己的薪金要求,我毫不犹豫地填上自己期望的薪金和福利,但和我同来面试的另外七个大专生没一个敢于写上自己的待遇要求,甚至还有个人一脸谄笑地对负责人说,只要被录用就行,工资不在乎。

  我和其他人谈起我要求的待遇,他们都说我提这样的要求太高不可能实现。其实我以前的收入绝对比我所写的高得多,只是因为工作换行了重新开始不能填高,而这在我看来较低的收入在他们眼里居然很高,他们甚至连自己的要求都不敢填,我很是感到悲哀,但也理解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圈子没看到什么令人鼓舞的景象,他们所要求的只是满足最基本的生存,但如此缺乏自信如何让用人单位录用你?即使录用了又怎么谈得上发展?

  我的一个同事(也是大专生)在一家著名外企工作,收入丰厚,他非常自信,在和我谈到自己找到工作的经验时说,那家公司也是说招本科以上学历,但他发现招聘条件的五个条件中有两条适合自己,且自己有该方面工作经验,于是就投了简历,结果被录用了,在这里信心起了不小的作用。可见,大专生千万不要因为学历低而底气不足,不要因为一次两次多次找不到工作而失去信心(尽管找工作是最打击人自信的时候),不要因为生活黯淡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要努力争取依然有机会,当你站在一个比原来更高的层次上,你会发现自己的职业道路越走越宽。
第2个回答  2023-03-20

大专毕业生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真的不容易,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要知道现在不仅是专科生毕业难找工作,本科生的工作也不好找,毕竟大学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长。

对于那些在毕业以后很迷茫,不知道该去选择什么工作的大学生,笔者在此还是建议大家,年轻人如果在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工作,可以去选择先培训再就业,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

近几年,很多大学生都有志于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当下java行业作为IT行业中的朝阳行业,java工程师在所有软件开发类人才需求中,Java工程师的需求达到全部需求量的60%-70%,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并且java工程师的薪资待遇一般高于其他行业的工程师,并且在未来5年、10年、20年后java工程师还是具备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大学生是相当的热衷学java。

简单介绍几个就业方向:Web开发、游戏开发、安卓开发、客户端开发等。Java工程师的薪资水平平均年薪在15万左右。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月薪基本能达到1万。

其实it行业的高就业率及发展前景,带动了许多非it专业的大学生投身到it界,所以大学生转行学java是靠谱的。

据悉,目前许多专业it培训学校中有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通过专业的培训后也能胜任这类岗位的工作。it互联网行业是新型行业,发展快,从业人士普遍比较年轻,而且没有许多传统行业的弊病,如:拼资历、靠关系、玩权术、混日子、看证书等。

第3个回答  2018-08-31

大专毕业生要找一份理想的工作真的不容易,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要知道现在不仅是专科生毕业难找工作,本科生的工作也不好找,毕竟大学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长。

2018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分析:

2018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数据显示:2010-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而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上升至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

相关数据显示近五年间的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从2012届毕业生开始,就业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2011届至2014届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但自2015届始的就业率有所下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高职高专。另外,随着近两年来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岗位,诸如财务、会计等一些程序化的职位将被部分取代,市场上目前愈加需求各类专业技术性强的人才。

大专毕业生就业建议:

大专生找工作或许会有一点困难,但是大专生要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工作,例如专科生是以职业技术特长,你就可以去工厂和制造业性质的公司,现在有很多用人单位就缺少这样的人才。大专毕业生也可以去社会需求大且服务型较强的行业,如幼教、动漫领域、汽车服务贸易、交通运输、扶贫、支教等领域;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就业的项目包括: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计划等,最新政策中,将到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人才政策扶持范围,专科生可参与其中;大学生在基层创业就业,国家也已出台相关政策:为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创业,中组部等五部门日前制定了专门的成长计划,而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各地各高校也不断出台最新政策,专科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完全没有问题!请提问者及时采纳!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6-25
当然可以了。一个好工作可能并不是一开始就被认为的好工作。只要你有能力,你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好,你们公司的发展前景也不错,那么你只要肯努力,在哪里都是可以发光发热的。即使你这个公司刚进入的时候是个小公司,利润也不大,但最后也可能成为一个好公司,你的工作也成了人人羡慕的好工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