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经都是什么经?

如题所述

《道教三经》丛书分为《南华经》、《文史经》、《道德经》、三个部分。

《南华经》又名《庄子》属“经史子集”的“子”部,亦为道教之重要经典。《庄子》一书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原有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十余万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尽的论述。


《文史经》是所有十二部经教的核心。


《道德经》是中华道教的根本经典,为道经之首,其中包穷的智慧和境界,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扩展资料:

道教三宝:太上无极大道元始天尊(道宝),三十六部尊经灵宝天尊(经宝),玄中大法宗师道德天尊(师宝)。简称“道、经、师”三宝。

道教三清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晨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教三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6

《道教三经》丛书分为《道德经》、《南华经》、《文史经》三个部分。

1、《道德经》是中华道教的根本经典,为道经之首,其中包穷的智慧和境界。 

2、《南华经》又名《庄子》属“经史子集”的“子”部,亦为道教之重要经典。

3、《文史经》是所有十二部经教的核心。

扩展资料

道教三清:

大型道教宫观中,”三清殿“必不可少,“三清殿”中,三个苍颜白发、和颜悦色的老人正襟危坐在神坛上,手持拂尘,一股庄重令人肃然起敬。他们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分别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

1、元始天尊

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2、大罗灵宝天尊

又称上清大帝、太上大道君、玉晨道君、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等,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曰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

3、太清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三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30
《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是道家的三经,老子的《道德经》为大经,庄子的《南华经》与列子的《冲虚经》为小经,后来修道的人,把这三经列为做功夫的必读之书。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道家三经是指《道德经》、《南华经》、《冲虚经》。
  一、《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古代马王堆版是上篇《德篇》和下篇《道篇》不分章,现代通行版本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后44章为《德篇》。《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二、《南华经》本名《庄子》,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乃是庄子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书·艺文志》载其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乃为庄子所著,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杂篇多为后学弟子所推衍。

  三、《冲虚经》又名《列子》,是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为列子及其学派所撰。其思想主旨接近老子和庄子,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该书按章节分为《列子·天瑞》《列子·黄帝》《列子·周穆王》《列子·仲尼》《列子·汤问》《列子·力命》《列子·杨朱》《列子·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
第4个回答  2011-05-27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