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兼任兵部尚书不在京城怎么上朝。

如题所述

首先清朝总督所加的兵部尚书衔是虚职,而非虚职,它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提高总督的地位,及给予总督在地方上一定的军事权而已。

满清时期在全国设立了八个总督,即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和陕甘总督,而后在光绪三十二年又在龙兴之地东北设立了东三省总督一职,这九位总督代帝管理着全国数十省之地,或辖一省或辖数省,他们总领这些省的军政事务,几乎一省的军务和政务都有总督说了算。

扩展资料:

清朝自成立后,对于军队的管理,就比较头疼。因为江山是靠军队打下的,朝廷不可能没有优待。可是,这种优待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兵凶将悍,横行民间,不遵守法纪,产生祸乱。其实,这并非只是清朝面临的问题。


资料来源公社网—知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0

不用上朝。

清代的兵部尚书是虚职,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

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当时全国设八大总督,分别为直隶、两江、闽浙、湖广、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总督。

到总督成了地方最高长官后,首先从沿海,接着到内地,都面临着巩固国防的任务,所以也都加兵部尚书衔。从雍正帝开始,军队平时的指挥权在军机处,兵部尚书不一定是能入军机处的。但也有在外领兵做战的将领被加为兵部尚书的,不在兵部上班,不用上朝。

扩展资料:

管理好两江地区。对于清朝皇帝而言,这是一个头疼的难题。因为当时仍然是时局不稳,选择反抗的,依然大有人在。

尤其是江南地区,在明、清改朝换代,反抗得最为激烈。如果处置惩罚不好,对于刚刚设立建设的基业,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

清朝除驻扎重兵外,也入手下手借鉴明朝管理地方的一些制度,在两江制度推行。明朝的督抚制度被运用上来。当然,这个也经历很长时间的摸索。

因为明朝的督抚制度,本身也不完善,再加上形势的变化。直到康熙二十一年,两江总督的辖区、职权、跟当地巡抚的关系,才被逐步确立下来。

总督也由过去的地方军事掌管,转变为地方军政掌管。这个确立的时间,跟其他地方总督相比,要稍微早一些。直隶总督到雍正二年才逐渐确立下来。

陕甘总督到乾隆二十五年才成为定制,中间经过多次变动。所以,两江总督的定制,实际上为清朝其他总督的设立,提供了很好的样式。

跟其他地方总督一样,两江总督自然总督所拥有的基本职权。它可以给皇帝单独上奏折,请示一些重要事务,或者给皇帝问好之类。

皇帝会进行回批,等到君臣二人商议后,即可推行相关事务。有时这些事务皇帝也会跟其他大臣商议,走公开程序,下发给总督施行。

朝廷给总督这一职权,即是为了方便总督处置惩罚事务,更是为了防止总督、巡抚之间,互相抱团。所以,朝廷也会给巡抚单独上奏折的职权。他们如果发现,对方有什么不合错误劲的地方,可以跟朝廷举报。

为了防止两小我私家私下达成默契,清朝在总督、巡抚的职权,刻意做了很多交叉。不过,总督职权上,会更偏向军事,巡抚更侧重民政。当然,这个其实不是说,总督不管民政。

它也要负责,教化百姓,鼓动勉励教育、引导风俗等事务。所以,总督跟巡抚之间,属于互相交织,互相监督的关系。除此之外,朝廷通常会让两江总督兼任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两个职位。

兵部尚书负责全国军事,兼任这一职位后,两江总督可以对辖区军队更好调动,直接节制辖区内绿营军。如果某一省份起战事,两江总督可以不用上奏,直接调集三个省份的兵力参战。

这个兵部尚书只是兼任虚衔,不具备实权。都察院右都御史是专门监察官员,两江总督可以凭着这个兼职,拥有监督任免辖区内文武官员的职权。

一些特殊情况下,两江总督会被授予大学士兼职。位居正一品。这让它可以从中枢朝廷,站在全国范围调度考虑。不过,这个兼职比较少。

当然,两江地区的特殊情况,也会给两江总督的职权带来不同。作为一个富裕地区的总督,两江总督的养廉银,也是位居全国总督前列。而且,随着形势变化,朝廷给两江总督的兼职,也愈来愈多。

清朝中期时,两江地区的漕运、盐政、河道三项事务,就入手下手逐渐交给两江总督担任。这三项事务,清朝都曾专门设立级别颇高的官员担任。可见地位重要。

漕运是把地方粮食,经由过程水路,运往京城、或指定地区的办的一种办法。两江地区因为产量丰富,成为漕粮的主要提供地点。

两江总督要协助漕运总督,完成漕粮的征收、运输,并有直接监察的职权。如果漕运总督出现空缺,两江总督也可兼任。

盐政是过去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清朝清朝盐政中,两江地区最为重要。但是,但是,盐政内部腐败也是最严重的。

因为辖区缘故原由,朝廷经常会让两江总督整顿盐务,到了道光十年的时候,直接裁撤两淮盐政,由两江总督兼任。

河道事务,两江总督辖区内,主要是对漕运经过的河流,进行整治。清朝走漕运的河流,基本在黄河、淮河、运河流域。这些河流在清朝时,都有经过两江地区。所以,两江总督也负责河道事务。

乾隆中期时,入手下手兼任河道事务。不过,在咸丰十年,黄河改道山东,两江地区内的河道事务,就不再重要。当时驻守在江苏境内的江南河道总督,被一并裁撤。两江总督的河道事务,就逐渐减轻了。

但是,除漕运、盐政、河道三项兼职,到晚清时,两江总督还获得南洋大臣的兼任。这个职位的重要性,让两江总督一会儿拥有掌握外交,筹办海防、稽察查察关税、手握南洋海军、陆军、创办洋务企业的职权。

晚清多项洋务举措,都跟这一职位有关。两江总督也一跃成为仅次于直隶总督后,清朝最有地位的总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兵部尚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两江总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7

清代的兵部尚书是虚职,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而总督这一官衔是在巡抚之后设立的,他的任务就是监督巡抚,由于往往是一个人监督几个省的巡抚,故名为“总督”,其职责于后汉的刺史。

到总督成了地方最高长官后,首先从沿海,接着到内地,都面临着巩固国防的任务,所以也都加兵部尚书衔。从雍正帝开始,军队平时的指挥权在军机处,兵部尚书不一定是能入军机处的。但也有在外领兵做战的将领被加为兵部尚书的,不在兵部上班,不用上朝。

扩展资料

两江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秩从一品。由于清初江苏(含今上海市)和安徽两省辖地同属江南省,因此初时该总督管辖的是江南和江西的政务,因此号两江总督。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其职位多由满人担任,之后汉人渐多。从康熙四年(1665)到宣统三年(1911),有影响的计80余人,98任,历247年。历代两江总督如于成龙、张鹏翮、史贻直、尹继善、陶澍、林则徐、裕谦、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等皆为清代重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两江总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兵部尚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31
你肯定是看了《于成龙》中的情形才如此发问,于成龙是兵部尚书衔两江总督,驻江宁,从一品,这个官职自称本院,因为朝廷六部尚书的办公地方为部院,六部尚书自称部院重臣,于成龙的兵部尚书其实只是个低职高配的名义。就像驻香港部队司令员,应该是少将,但是高配中将。于成龙有了兵部尚书高配的官职,就可以节制江宁将军赫里(原型人物是两江总督噶礼)
第4个回答  2017-01-24
清代的兵部尚书是虚职,没有指挥军队的权利。而总督这一官衔是在巡抚之后设立的,他的任务就是监督巡抚,由于往往是一个人监督几个省的巡抚,故名为“总督”,其职责于后汉的刺史。到总督成了地方最高长官后,首先从沿海,接着到内地,都面临着巩固国防的任务,所以也都加兵部尚书衔。
另外,从雍正帝开始,军队平时的指挥权在军机处,兵部尚书不一定是能入军机处的。但也有在外领兵做战的将领被加为兵部尚书的。但此时,又不在兵部上班。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