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看出刘备的特点是什么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如题所述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这是他性格中远远胜于曹操的地方。曹氏父子占据北方大部,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军事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曹操行事残暴,动不动就屠城,刘备行事多与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刘备宽仁;曹操狡诈,刘备忠厚;曹操篡汉,刘备扶汉,因此,刘备深得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终成大事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认为:"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公孙瓒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感情用事,惨败夷陵
  刘备感情用事,这是他性格中的弱点,导致了他的失败。关羽被孙权所杀,刘备执意发兵讨伐,众将士从大局出发劝阻,他将奏章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勿得再议。"立国大业每一步皆出于理智,刘备此次讨伐却是复仇行动,并不是征战大业,从而一反"隆中对"中确定的战略决策,背离众意,终于,被陆逊败于夷陵。 对蜀汉来说,夷陵惨败,大损国力,元气大伤,许多将领在此战中阵亡,如张南、冯习、傅彤、沙摩柯等,还有一些奇谋异能之士也在此战中阵亡,如马良等。蜀汉后来的几十年,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也就此成为泡影,给日后蜀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溃败,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举动,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如此广阔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8129243.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6
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看出刘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以及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知人待士的性格特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5-22
我估计你是想问当时刘备处在什么状况吧。
因为特点太好说了。礼贤下士,平易近人。满腔抱负。。初现枭雄之资。
手腕高明。。为什么说这五点,我给你简单分析下,不知道的你再追问。
一个大汉皇叔去找一个农民来帮助自己,所以礼贤下士、
去了2次斗没人,决定去第三次说明平易近人。
求贤若渴的他当时没有什么资本称王称霸,但是可以跟诸葛亮说出自己的意图,说明他满腔抱负。
他对诸葛亮说想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这是多大的野心啊。所以初现枭雄之资。
诸葛亮是大才。一般的人打不动他。说明刘备的手腕很高明啊,要不她能说服诸葛亮吗。呵呵
第3个回答  2011-05-23
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看出刘备谦虚、爱才、忍让、大度

诚心诚意、懂得欣赏人才的人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态度以及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知人待士的性格特点。 对贤才如饥似渴,十分谦虚,不耻下问
第4个回答  2011-05-28
从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看出刘备的特点是诚心诚意,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