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15天在拘留所干啥

拘留15天在拘留所干啥

拘留15天在拘留所看书学习,包括一些法律知识,除此还有一些身体方面的基本训练等。

15天拘留期间要进行法律、道德、文化等学习,包括自学和集体教育,自学的话,在有些条件比较好的拘留所,是有图书馆或者期刊馆的,可以借书来看,集体教育的话,就是会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法律常识。进去拘留所之后,就像军训一样,所内会有固定的时间安排表;

包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休息,都一清二楚,而且都要严格遵守。

拘留所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拘留分成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虽然都是公安机关对其采取的强制措施,但是这两种拘留的影响显然是不一样的。

行政拘留既然加了行政两个字,说明对其只是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常用的行政处罚有警告、罚款、拘留、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等形式。

针对个人的,经常见的有警告、罚款、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等。既然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那么对个人的影响显然是低于刑事拘留的。换句话讲,刑事拘留在其个人档案上是要留下案底的,而行政拘留则对日后几乎没什么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9
行政拘留15天,可以探视。

被处罚人的亲属、朋友在拘留所提前预约,在拘留所规定的探视时间可以对执行拘留的被处罚人进行探视。

探视时,可以携带日常用品和食品(食品需要经拘留所值班民警检查),其他的东西一律不得携带给被处罚人。

人犯与其居住在境内的近亲属通信,须经办案机关同意,要求会见的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主管局、处长批准。人犯与其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近亲属以及外国近亲属会见、通信,或者外国籍人犯与其近亲属、监护人及其所属国驻华使、领馆人员会见、与外国通信,均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或者国家安全厅、局批准。

会见人犯,每月不许超过一次,每次不得超过半小时,每次会见的近亲属不得超过三人。会见时,应当有办案人员和看守干警在场监视。对外国籍人犯,少数民族人犯和聋哑人犯,还必须由办案机关聘请翻译人员在场。会见中,严禁谈论案情,不准使用暗语交谈,不准私下传递物品。违反规定不听制止的,应即责令停止会见。

行政拘留程序

调查: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决定: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二)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三)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执行: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拘留所应当凭拘留决定机关的拘留决定文书及时收拘被拘留人。需要异地收拘的,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和需要异地收拘的书面说明,并经异地拘留所主管公安机关批准。

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告知被拘留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遵守的规定。

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后,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拘留人家属。
第2个回答  2021-04-17
每个地区的拘留所每天所做事情都不一致,但是应该包含外出活动、接受集体教育和谈话、开展文化和体育活动
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
第四十四条
拘留所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为被拘留人提供饮食,并尊重其民族饮食习惯。
第四十五条
拘留所应当保证被拘留人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拘室外活动时间。
第五十一条
被拘留人需要打电话的,应当向民警提出申请,经批准后,使用拘留所内固定电话进行通话,通话费用原则上自理。被拘留人打电话应当遵守拘留所的管理规定,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
第五十二条
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还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拘留所民警应当查验会见人员的有关证件、凭证,填写会见被拘留人登记表,及时予以安排。
会见被拘留人应当在拘留所规定的时间、区域进行,并遵守拘留所会见管理规定。被拘留人会见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每次会见的人数不超过3人,会见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有特殊情况要求在非会见日会见或者增加会见次数、人数和时间的,应当经拘留所领导批准。
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不受次数和时间的限制,但应当在正常工作时间进行。
对违反会见管理规定的,拘留所可以予以警告或者责令停止会见。
会见结束后,拘留所应当对被拘留人进行人身检查后送回拘室。
经被拘留人或者其亲友申请,有条件的拘留所可以安排被拘留人进行远程视频会见。
第五十六条
被拘留人遇有参加升学考试、子女出生或者近亲属病危、死亡等情形的,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提出请假出所的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拘留所接到被拘留人请假出所申请后,应当立即提出审核意见,填写被拘留人请假出所审批表,报拘留决定机关审批。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在被拘留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12小时以内作出是否准予请假出所的决定。
拘留决定机关批准请假出所的,拘留所发给被拘留人请假出所证明,安排被拘留人出所。
准假出所的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被拘留人请假出所的时间不计入拘留期限。
第六十条
对被拘留人的教育,可以采取集体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心理矫治、亲友规劝、社会帮教、现身说法等形式进行。
拘留所应当在被拘留人入所24小时以内进行第一次谈话教育,在解除拘留前进行一次谈话教育。
对被拘留人的集体教育每周不少于10个课时。
第六十一条
拘留所应当每日组织被拘留人开展适当的文化、体育活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5-19
之前,亲戚开超市有人闹事,我爸帮忙打架进去了,拘留15日,来真实地谈谈里面的生活。

听我爸说进拘留所没有那么恐怖,其实拘留所和监狱真的是两个级别,电视上那些欺压斗殴都不会发生在拘留所里,首先我们要明白拘留所是一种行政处罚,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主要作用是批评教育,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较重的不超过15日,来看看他们都干些啥:

进去之前,拘留所会找你进行第一次谈话教育,一般在入所24小时以内,询问你的基本情况,这是很多拘留所的要求,也有的地方简化了没有这个流程,直接进去呆着。

正式开始拘留所生活以后,每天6点左右起床,然后开始洗漱,整理个人内务,到7点的样子开始吃早饭。当然伙食肯定不好了,一般都是馒头和一些咸菜。半小时会有管教人员过来检查。有时还会要求你朗诵治安条例和一些法律知识。

9点开始放风,这个是大家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不过时间不会太长,拘留所不会让你随处溜达,都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路线,不能大声喧哗,交头接耳,不能嬉皮,顶多笑脸。

11点半的样子,开始吃午饭,实实在在的大锅菜,大多都是青菜和白米饭,肉基本很少,配的汤没有一滴油,我爸出来都瘦了一圈,气色很不好,吃不香睡不好。

中午自己休息,下午2点钟中起来活动身体,做操什么的,还有学习拘留所里的知识,有的时候看报纸,也会组织劳动,不是什么体力活,大多都是扫地擦桌子之类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被安排,因为活动范围大。一些好的拘留所还有电视和广播。

下午差不多5点到5点半的样子开始吃晚饭,菜都差不多,吃完饭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其他安排,片刻便回到屋里,晚上的睡觉时间是没有规定的,每天都这样循环,直到你拘留期满。

那能不能带吃的,准备伙食呢?
我来告诉你,入所的时候自己肯定是不会带吃的的,他们会对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鞋子、袜子、裤腰带统统都不会放过。但是里面的人都有探视权,家里的人可去探望,这时候可以带一些吃的,毕竟里面吃的都不太好,拘留所的人基本上不会为难家属,所以大多可以给他们带些吃的。

最后:虽然跟刑事拘留犯罪入狱比起来,行政拘留好太多,但是同样是触犯了法律,一样是限制人身自由,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遵纪守法,不要做违法乱纪的事。生活中遇事要冷静,千万不能冲动,相信经历过拘留所生活的人,就知道自由的阳光是多么美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6-08
1、手机不能带的,一般是帮你暂存保管,出所时再领取。

2、干活不干活、干什么活每个拘留所都不一样,广州市拘留所的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

3、15天拘留是不用剃头的,不用担心。

只是一点小小的行政处罚,不用想太多。里面的一日生活、内务整理有点向部队,现在都是人性化管理。

不用交伙食费的,现在所有拘留所伙食费都是全免的,但是自己最好带一点钱去,可以加菜或者购买东西的。

基本的队列训练是有的,但是算不上军训,那强度连大学生军训都达不到。

几个人一个房间各个单位也各有不同,杭州是8个人一个房间(4张高低铺)。自己被子什么都不用带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