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段文言文的翻译 好的给很多分!!

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令,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

译文:“皇太后陛下自身具有完备的美德。扩大了唐虞的政治影响,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意见。采集狂妄的人不达事理的言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主意。我班昭能够凭愚笨的能力,遇上圣明的皇太后,哪能不忠心耿耿,来报效朝廷万分之一的恩德?我听说谦让的作风是最大的高尚的品德,所以古代的典籍都称赞它,神灵也会降福给谦让的人。从方伯夷、叔齐互让国君之位,一起离开了本国,天下的人都佩服他们的廉洁高尚;太伯为了让君位给弟弟而离开国家,孔子称赞他三让天下.他们是因为光大彰显美德在后世扬名的人。《论语》说:‘能够用礼仪谦让来治理国家的人,对于处理国家事务还有什么困难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让的真诚,它的效果是深远的。现在四位国舅能坚守忠孝的节操,主动辞职归隐,如果用边地的不安定为理由,不同意他们辞职,今后若有小小的过失,会掩盖今日谦让的美德,我实在担心他们推让的美名再也得不到了。根据我的见识所能达到的地步,因此冒着死罪竭陈我愚昧的想法,我自己知道我的话不值得太后采纳,只是以此未表示我小小的诚心。”太后听从了班昭的建议,同意了邓骘等人的请求,于是邓骘等人各自归家.
班昭写了《女诫》七篇,它对妇女进行教育很有帮助。……马融认为《女诫》很好,叫妻子女儿学习这部书。……班昭七十岁去世,皇太后也穿上素服表示哀悼,还派使者监督料理她的丧事。班昭写的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书、遗令,共有十六篇。她的儿媳丁氏把班昭的文章编纂成集,在集子中还写了一篇《大家赞》的文章。

原文:
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辟四门而开四聪,采狂夫之警言,纳刍荛之谋略。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谦让之风,德莫大焉,故典坟②述美,神祗降福。昔夷、齐去国,天下服其廉高;太伯违分阝,孔子称为三让。所以光昭令德,扬名于后者也。论语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由是言之,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缘见逮及,故敢昧死竭其愚情。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蚁之赤心。”太后从而许之。于是骘等各还里第焉。
作女诫七篇,有助内训。……马融善之,令妻女习焉。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所著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疏、遗今,凡十六篇。子妇丁氏为撰集之,又作《大家赞》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9
皇太后陛下自身具有完备的美德.扩大了唐虞的政治影响,广开言路,广泛听取意见.采集狂妄的人不达事理的言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主意.我班昭能够凭愚笨的能力,遇上圣明的皇太后,哪能不忠心耿耿,来报效朝廷万分之一的恩德?我听说谦让的作风是最大的高尚的品德,所以古代的典籍都称赞它,神灵也会降福给谦让的人.从方伯夷、叔齐互让国君之位,一起离开了本国,天下的人都佩服他们的廉洁高尚;太伯为了让君位给弟弟而离开国家,孔子称赞他三让天下.他们是因为光大彰显美德在后世扬名的人.《论语》说:'能够用礼仪谦让来治理国家的人,对于处理国家事务还有什么困难呢!'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让的真诚,它的效果是深远的.现在四位国舅能坚守忠孝的节操,主动辞职归隐,如果用边地的不安定为理由,不同意他们辞职,今后若有小小的过失,会掩盖今日谦让的美德,我实在担心他们推让的美名再也得不到了.根据我的见识所能达到的地步,因此冒着死罪竭陈我愚昧的想法,我自己知道我的话不值得太后采纳,只是以此未表示我小小的诚心."太后听从了班昭的建议,同意了邓骘等人的请求,于是邓骘等人各自归家.
班昭写了《女诫》七篇,它对妇女进行教育很有帮助.……马融认为《女诫》很好,叫妻子女儿学习这部书.……班昭七十岁去世,皇太后也穿上素服表示哀悼,还派使者监督料理她的丧事.班昭写的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论、上书、遗令,共有十六篇.她的儿媳丁氏把班昭的文章编纂成集,在集子中还写了一篇《大家赞》的文章.
第2个回答  2011-05-09
ddggghhhcscvbn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