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有哪些认识?

如题所述

  一、交通工具

  (一)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晚清的铁路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

  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3.新中国建立后

  (1)在“一五”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2)到“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六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

  (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表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公里”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追风时代”。

  【合作探究】阅读P69“学思之窗”,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机车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火车机车演变

  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未来新的领域之内陆地交通工具的展望未来20年到50年中,陆地上平原地区的现行铁路内燃机列车,将大部分改为磁悬浮超导火车运行.时速将达500公里以上.从北京到上海3小时即可到达,人们可以住在北京乘火车去上海上班.

  (二)公路和汽车制造

  1.在20世纪初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

  【合作探究】2: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的汽车成为权贵、富商的代步工具,但是公路交通发展较为缓慢,原因为何?

  原因有三:一是政治腐败,二是民生凋敝,三是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2.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3)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

  (三)水路交通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2.19世纪70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

  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逐渐萎缩。有的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四)航空运输

  1.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2.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3.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合作探究】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①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 ②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的客流量的最小化。 ③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④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

  【合作探究】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

  ②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③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2)特点:

  ①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③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②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一)电报在中国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一个电报机房

  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

  3.20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

  (二)电话在中国

  时间
  成就

  1875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到2003年末,拥有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三)互联网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传呼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的Email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目前国内Internet用户已超过6 000万户,而宽带用户占到10%以上,数量十分可观,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

  【合作探究】8: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合作探究】9: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追问

这是课文知识点总结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11
轮船,飞机,地铁,公交车,雪橇,自行车,轿车,面包车,火车。。。。追问

我问的不是有哪些交通工具,请看清楚问题在再回答!!!谢谢配合!!!!

追答

第2个回答  2011-05-12
交通工具不断更新:轿子、马车逐渐被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取代;火车、汽车、电车成为重要的交通。
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