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遗迹解说词四百字

古遗迹解说词四百字

  古遗迹解说词:
  襄园简介

  睢县县委、县政府依据中原水城独特的自然资源,按照市委陶明伦书记视察睢县时提出以打造“中原生态名城”为目标,于2012年开工建设襄园项目。该项目位于睢县北湖湖心岛,融合睢县春秋时期文化底蕴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建筑风格为仿古样式。建设内容有:襄公桥、望母台、桃花渡、襄陵、诚信楼、仁义广场、睢景苑和皮影戏等,总占地面积60亩,总投资4000万元,由政府投资采取BT模式,目前工程进展顺利。该项目是一处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新打造的旅游精品示范点。

  襄园名称缘由:一是睢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千年古城、百年州府”之称。秦朝,初于承匡城置县,因其地低湿,后改在宋襄公陵墓襄陵设置襄邑县,汉改称襄邑。汉时襄邑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桑树的生长,养蚕纺织业逐渐兴旺发达,后在此设置名为“服官”的官署,即管理织造宫廷服饰的机构,有“锦绣襄邑”之美誉。二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好善乐施,推崇仁义道德,讲信用款而待人,使他位列春秋五霸。三是宋襄公望母台,又名襄陵或襄台,历史记载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国国君宋襄公所筑,宋襄公生前在此筑高台,眺望身在异国的母亲,以表思念之情,并在死后葬于此地,“望母台”即由此而得名,其“忠孝、仁义、诚信、礼让”的美德被后人誉为典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并传承至今。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后,经县委、县政府领导研究决定定名为“襄园”。

  襄公桥:该桥为五孔拱桥,全长99.9米,拱脚宽10米,拱顶高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典雅,桥上汉白玉护栏雕刻精致,桥面铺设青石板,安装了地灯、射灯、轮廓灯、七彩灯等亮化设施。每当夜幕降临,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成为点缀睢县夜景的一大亮点。

  望母台:望母台又名襄台,位于东湖湖心岛上。据历史记载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宋国国君宋襄公所筑,宋襄公生前在此筑高台,眺望身在异国的母亲,以表思念之情,“望母台”由此而得名。因宋襄公为人“忠孝、仁义、诚信、礼让”,有关宋襄公的故事流传至今,孕育了望母台这座孝文化教育基地。

  襄陵:又名宋襄公陵,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是一座耸立高大的封土丘,墓高9米,墓基占地面积252平方米,呈圆锥形,封土上草木茂盛。为宏扬中华民族“仁德”文化,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保护性的修缮, 栽植了侧柏、垂柳、慈孝竹等。神道前牌坊上“仁德垂范”四个字是宋襄公去世后周天子赐予的高度评价。

  仁义广场:为纪念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仁义、礼让”的美德而建造。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对垒于泓水。楚军进抵泓水南岸时,宋军已占据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并特意做了一面写有“仁义”的大旗,宋襄公希望借仁义之名,打赢这场战斗。当楚军渡河前和渡河时,部下多次向宋襄公建议下令进攻。宋襄公认为这是不仁之举,按兵不动。楚军渡河布阵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宋军杀来。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的大腿受了重伤。次年死亡,葬于望母台旁。泓水之战在战争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此之前上古战法所尊崇的仁义公平之战从此演变成了诡诈奇谋之战。从此以后,军事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中国诞生了一位著名战略家,他就是提倡“兵者诡道”,主张“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孙武。在他编撰的《孙子兵法》中,只要能达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战争的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其主导的军事思想。

  桃花渡:为方便游人前往北湖景区驼岗游览桃花洞而设的唯一渡口。驼岗又名驼岭,因形似骆驼饮水而得名。岗北有桃花洞,水深探不及底,洞门在水中,日常看不见门,洞门外水呈暗黑色。传说每年阳春三月有桃花自洞中涌出。该项目为亭台轩榭式建筑,全长66米,高为3.3米,分为亲水平台和长廊,装有精致护栏、座椅等,是游客休闲观光、娱乐游玩和摄影的最佳首选。

  诚信楼:宋襄公在睢州大地留下了诚信仁义的美名,孕育了诚信朴实的民风,为了更好的宏扬“诚信”这一美德,县委、县政府筹资建设了这座诚信楼,意在打造“诚信睢县”这张名片,秉承以诚待人、以信取人的作风,造福睢县人民。

  睢景苑:为展示睢县这座千年古城的风韵,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睢县发生的巨大变化,睢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多方研讨、论证,收集文献资料和图片等,历时6个月建造而成。该项目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分为历史、文化、景俗、红色、发展、演播六个厅。睢景苑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睢县发展的历史进程,时间跨度约五千余年,从历史、文化、景俗、红色、发展等不同角度,采用声、光、电等高新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生动、全方位的反映出全县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取得的辉煌业绩。

  皮影戏:皮影戏是世界上首创的集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光影艺术于一体的独特艺术,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皮影道具的制作工序极为复杂,通常选用上好的驴皮或牛皮作原料,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接合成等八个步骤,二十多道工序精致而成,制作出来的动物、人物、景物,不仅仅可以当作演出的道具,也是精美的装饰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睢县皮影戏现已正式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千方百计进行了抢救、保护、传承和创新,使这一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重新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