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表达了作者蔑视反动统治者,励志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扩展资料: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所作。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长沙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源地,是毛泽东初期革命活动的中心。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人生国事,毛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07
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第2个回答  2023-09-18
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自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年轻的毛泽东,泰山一般沉着独立于深秋的辽阔江天,不作感伤文人的悲吟哀鸣,不学孤傲文人的高蹈自适,而是表现出了主宰天地的青春豪情,充满了高度自觉的社会使命感。在当时革命不利的背景下,毛泽东依然积极乐观,逆境中勇拼搏,灰色际遇里寻亮色,只因他胸襟宽阔有天地,性格里烙着绚烂的底色。
“英雄自古出少年”,伟大领袖毛泽东不是生下来就命比帝王的,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也都是青春年少时就表现出了崇高的壮怀:
1.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面壁十年图破壁”
——周恩来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4.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
——屠格涅夫
5.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
——歌德
6.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雷锋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9
上阙:写景----壮丽的湘江深秋景色

远处的山色:“红遍”
近处的江景:秋水澄澈,秋江碧波

即景抒情,“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下阙:抒情
“携来百伴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承上启下)
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2-18
表现的作者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