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国画的印章要多少个,怎样划分,应该是什么字体更好呢

如题所述

国画的印章至少要三个,按落款位置来划分,字体一般都是篆体,象文,或碑体。具体如下。

1.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盖在字迹左右。两方章的距离,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不可拉得太开,或挤得太拢。


2.压角章,亦称画角章。可根据画面需要,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压角章比名号章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朱白文不论。

3.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8
可以有很多个。盖图章,是完成一幅画的最后一道工序。我国传统习惯常用盖图章来表示明守信约与郑重负责。画上铃印,除了表示这种作品为某人所画的标志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在白底的纸上,黑色的画迹中,盖上一方深红色的精美印章,能够使画面相映生辉。所以中国画家常拥有各种印章。让它们在画面上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常用印章有:  1.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盖在字迹左右。两方章的距离,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不可拉得太开,或挤得太拢。 2.压角章,亦称画角章。可根据画面需要,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压角章比名号章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朱白文不论。内容可以是格言、警句,统称闲章,如“师造化”、“得山水趣”
等。也可以用斋馆名,称为斋馆章,如文征明的“真赏斋”、石涛的“大涤草堂”等。  3.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根据画面的需要,用于题款开头二三字的右侧,故称引首。内容与压角章相似。
1.名号章。。 2.压角章,亦称画角章。  3.引首章。 一般,篆书较多见
第2个回答  2011-05-07
一般地分为三种。你可以做这样的三种。一是自己的名章,或者姓,或者名字。或者姓名。一个圆形的,一个是方形的,有小的,也有中的,大的很少用。还有就是你喜欢的名句,短的,刻一个章,叫闲章。刻的字体多为篆书,大篆小篆都行。
第3个回答  2011-05-04
我国传统习惯常用盖图章来表示明守信约与郑重负责。常用印章有: 1.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盖在字迹左右。两方章的距离,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不可拉得太开,或挤得太拢。 2.压角章,亦称画角章。可根据画面需要,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压角章比名号章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朱白文不论。3.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追问

什么是朱文,什么是白文,朱文红色轻,白文红色重怎样划分?

第4个回答  2011-05-04
国画中的印章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一些默认的程式,但在这个程式范围内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盖在哪,怎么盖,盖多少,该多大,用什么样的字体盖这个主要服务于整个画面!换句话说就是:怎么能好看一些怎么盖,没有固定的个数与一定的章法的!

朱文就是章盖在纸上你所看到的字是红色的是有颜色的章
白文就是字是白色章内的其他地方有颜色的章
楼上所谓的“朱文色轻,白文红色”实际上就是说这朱文印在纸上红色要比白文少一些,印泥的比重小一些,看起来的视觉效果是朱文红色轻,白文红色。追问

我问的意思是印章是不是应该分分阴阳二种,比如说一个是镂空字,另一个是阳体有边线的字?

追答

是的!以上朱文便为阳体,白文便为阴体。
白文即阴体为镂空字体,朱文即阳体为印泥所表现出来的线性字体但未必有边框!

追问

国画怎样装裱,步骤是怎样走的?

追答

装裱国画传统的方式大体上分三个步骤:托画、镶边、覆背、装杆。
一、托画:托画就是在原作(行话叫“画心”)的背部托上一张宣纸。托画前先要用口水在画中不重要的地方试下墨,看是新墨画的,还是宿墨。如果是新墨就按正常的方法来托,如果是宿墨,就采取“飞托”的方式。
正常的托法是,把画心背面朝上放在台子上,先用水喷湿,让纸“伸伸腰”,然后刷上稀浆糊……,再将一张空白的宣纸粘在上面。具体的不能写得太细,否则得写一本书出来。呵呵~~
画托好后要“上墙”,使之平复。干后取下,然后“裁方”。
二、镶边:裁好后的画心要“养局”,然后镶边,将托好的绫(以前也有人用仿绫纸)镶在画的四周,先镶两边,再镶天地头。关于“开绫”、“托绫”就不赘言了。
三、覆背:在镶好的画背面再托一层背纸,背纸也要先托好,也可以直接用夹宣代替。方法同托画。
四、装天地杆:天杆为方,地杆为圆,装好后在天杆两头略向中心的地方,对称地装上“孔”将“惊燕带”穿好。地杆两头要留出装轴头的长度,稍削细一点,然后在露出的两端上涂上白乳胶,装上轴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