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没有啊!

如题所述

一单元:一是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三单元:一是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二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四单元:一是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二是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三是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第五单元:一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形象的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二让学生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和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三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领悟到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第六单元:一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二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过程,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三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四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选做)。五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选做)。

第一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学习第一则文言文《学弈》,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1学习第二则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二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会写本课两个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等词语。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第三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会写本课六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第四课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第五课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第六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逛庙会,走马灯,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第七课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第八课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第九课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激昂,抽象,韵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和田维吾尔族的民俗特点,感受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3积累语言,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领悟表达方法。

第十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读读写写“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1了解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第十一课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十二课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1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第二课时: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十三课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审阅,陈设,极其,转椅,隔壁,思索,热腾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