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蒲松龄的《狼》简要概括:屠户在晚上回家的途中遇到了两只狼,他企图用扔骨头的方式来摆脱狼的追赶。可是没有成功,他找了一个柴草堆,狼不敢靠前。狼想用他们狡猾的方法来杀掉屠户,反倒被屠户杀了。

全文分四个部分: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遇狼是故事的开端:“一屠晚归……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惧狼”是故事的发展,因为“惧”才两次投骨,想打发狼,但狼吃完骨头后仍紧追不舍,屠夫的迁就、狼的贪婪表现得入木三分。

“御狼”是故事的发展,屠夫情急之下选择斗争,由被动转入主动,而狼也不想善罢甘休,于是,双方形成对峙局面。

“杀狼”是高潮和结局,屠夫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跃然纸上。 

扩展资料:

1、文章通过写一屠夫遇狼杀狼的故事,嘲笑了玩弄诡计,自食其果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教育人们对待像狼一样凶恶、贪婪和狡猾的敌人,要丢掉幻想不能妥协退让,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学了这个故事,从中得到的启示:

狼的角度:不要以为凭借自己的凶狠狡猾,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做的下场只能是自取灭亡,不要贪婪等。

屠户的角度:一运用头脑、 做事果断、镇静、机智、勇敢、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