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是唯一逃脱布达拉宫的人布达拉宫为啥一生只能去一次

如题所述

1、仓央嘉措:因为懂得,所以慈悲2、仓央嘉措人生的传奇故事《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3、怎么评价仓央嘉措的最终结局?4、关于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5、仓央嘉措,世间没有双全法,既负了如来,又负了卿6、仓央嘉措《地空》解析?

仓央嘉措: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世间只有一位六世活佛仓央嘉措,但却为藏地带来了无数深情,甚至这份深情让传递到全中华,乃至全世界。仓央嘉措,让西藏给人的印象不再只有神秘,更多了一份浪漫迷蒙。

住进布达拉宫,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却能飘然成为世间最美的情郎!一句“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道尽无数人的心声,人生在世,哪能事事如意,唯一所求,只是不负真心不负你足以。

仓央嘉措,生于一个农奴家庭,纵使日子贫苦,但原本也可在蓝天白云的高原上自由快活;但从小被选为六世活佛,当时藏地政治斗争严重,他也只是一个政权傀儡而已。这样,仓央嘉措的身其实已经被困于布达拉宫里了,唯一能做的,恐怕就是保持一颗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心了。

向往人间烟火气的他,从不热衷于权贵,只一心醉心于自由,但却身不由己。现在想来,他当时还仅仅只是一位少年而已,他的追求,无可厚非。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现实容不下他,即使他从没有实权,即使他不争不斗。

恰是如此一位敢于抛弃世俗眼光,狂傲于雪域的少年,因为他的满腹才华、风流倜傥,为世间留下来了60多首诗歌,写尽了人间深情,为藏族诗歌添上了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如: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两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是啊,住在布达拉宫,他是持明仓央嘉措;住在山下拉萨,他只是浪子宕桑旺波。放下过天地万物,却从未放下她,(这个她也可指自己的追求与信仰)。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其一一告别,世间事对于他,除了生死,哪一件事无不可是闲事

伤悲不由己,但由真情。情淡则心宽,心宽才能放下执着。回望过去,能去发现,很多曾执着苦恼的事,其实现在看来,不值一提。

仓央嘉措,最后死于政治斗争。虽身死,但对他来说,心灵可能已得到解脱。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感谢大家阅读,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

仓央嘉措人生的传奇故事《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

很柔情的一本书,白落梅的文字淡雅如菊,字里行间的情感丰沛又如日常点滴般平凡动人。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行文优美,寓意深远,总是在不经意间挑动人的心弦,令人沉迷,令人痴醉。

仓央嘉措的一生充满传奇,住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他是世间纯美的情郎。

一个极具才华的诗人写下了感动人间的情诗,在三百年前感动了无数人,在三百年后依然在感动着现在的人们。用生命演绎了一场诗歌之美。

白落梅用洁净、美丽的语言,将仓央嘉措的生平与他的诗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讲述一个真实而又深情的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如莲清雅的菩提,一个为情而生的活佛。在佛界与爱河里徜徉,用情诗和敢于游走人间的真性情,打动人心,度化信众。

十五年的门隅自由生活,忽地戛然而止,担起活佛的名号,囿于布达拉宫,除了自由和权利,尊享荣华富贵,可一室清冷,曾经心爱的姑娘,曾经的无拘无束,时常跳出记忆,不安一隅。

那间叫玛吉阿米的小酒馆,满足了他梦寐以求的心愿,那个叫达娃卓玛的姑娘弥补了他数年的孤苦,在夜晚,他可以尽情地放纵灵魂。在小酒馆喝酒欢唱,和心爱的姑娘温存缱绻。天亮前,布达拉宫那条老黄狗会将他衷心守候。他毅然走向尘世,开启异于其他活佛的传奇,

倘若没有拉藏汗的出现,没有他搅乱一湖静水,倘若没有那场大雪,倘若世人并未察觉,可这些注定只能是假想,人生如戏,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活佛,还是平凡至极的我们,都在唱着自己的脚本,演绎着不同的故事。如果一定要遇见,就让我们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倾诉衷肠,我一定能懂你眼里的光和心底的愿。

原来,世事都敌不过时间。喜怒哀乐都会随风而去!我们都是岁月的手下败将!唯有珍惜当下“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仓央嘉措,是布达拉宫最大的王,是拉萨街头最美的情郎。

白落梅的文字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可跨越山河,来抚平我们内心的褶皱,让我们感受到散落人间的安静,闲适。

本书前半部分讲述了仓央嘉措为情为爱,不畏惧世人的评说,反倒是世人被他至情至性的真情所撼动。直到仓央嘉措26岁时,他的恋情行踪被暴露,后被护送到京城。在护送他到达青海湖时,传说其突然行踪销声匿迹

后根据阿旺伦珠达吉所著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秘传》,续写了仓央嘉措26岁至64岁为佛,并且造福信民们的故事!

《在最深的红尘里重逢》在传诉故事的同时,也让我们懂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舍与不舍,全与不能全的道理!

人生就是一场修炼,总有一天我们可以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某种物像。

怎么评价仓央嘉措的最终结局?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转经筒转不出答案,二十出头的少年而已,在没有思考太多的情况下一心奔着心爱的姑娘走去,姑娘害怕了,迟疑了,他也沉默了,他也曾想过“寂静相爱,漠然喜欢” 可惜,姑娘依旧因此而遭人迫害惨死。甚至有传言说玛吉阿米的皮被拨下来做成了鼓,当着他的面烧成了灰烬。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据说布达拉宫山脚下有一家叫玛吉阿米的小旅馆依旧高挂着这首情诗。或许是见过了太多无可奈何生离死别,或许是身为佛早已厌倦这躲也躲不开的命运,他沉沦不久之后便被反党捅到康熙那里,康熙马上命人将他押解进京,仓央嘉措本人却在押解途中青海湖畔失踪,享年23岁,从此杳无音讯。

青海湖,倒映半壁残月;

青海湖,听尽此生离殇。

关于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是凄婉的、悲剧的,具体介绍如下: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

仓央嘉措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

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也有说法只是将情人驱逐出拉萨放逐到远方),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关于类似的浪漫传说还很多,但都以悲剧而告终。

仓央嘉措的成就: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

仓央嘉措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

仓央嘉措,世间没有双全法,既负了如来,又负了卿

万里云山中,长风伴着冷月。在这孤寂的千年风景中,他惊艳了众生。

他是那世间最美的情郎,雪域的王,在被岁月的青苔覆盖下,也许有一天被人慢慢淡忘。但是,有关他的传说,却永世流传了下来。

仓央嘉措,这个一度在高原上叱咤风云的名字,他的一生,就像那一册册让人读不懂的经文一样,在荒芜的雪域中,在寥廓的圣湖中,在巍峨的神山中,他静如一尊佛,沉静如湖水。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仓央嘉措出生于1683年的一个农奴家庭,15岁时就被接入布达拉宫,并实行坐床仪式,正式成为达赖喇嘛。当他被选为达赖喇嘛,便注定了这一生命运的不平凡。

对于从小生活在自由蓝天的下,从小生活在情歌和洒脱的环境中,正值青春年少的他被请入布达拉宫,对于宫里的条条框框,他注定时无法遵从而叛逆的,他追求浪漫与自由的天性,从不拘泥于所谓的清规戒律,他就像一个俗家弟子一样,过上了俗人与僧人的双重生活。

虽然进入了布达拉宫,成为了所谓的王,但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并没有掌握实权,就像一个傀儡一样被受人控制,因此,他的快乐,很快就被抑郁和苦闷所笼罩。

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

逆着时光行走,

只为今生与你邂逅。

——《若能在一滴眼泪中闭关》

相传为到了晚上,他经常乔装打扮,穿上俗人的衣服,戴上假发,流连于拉萨街头的酒店和民俗,后来夜宿女子之家,醉心于歌舞。

他只是一个向往人间烟火,想做一个普通人罢了。追求自由,却身不由己。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仓央嘉措是向往爱情的。

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就有一个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情人,他们耕作放牧,心心相惜。

但是在进入布达拉宫之后,那些清规戒律的禁锢使他压抑得疲惫不堪,对恋人的思念让他经常不能自已,偷偷出去约会,有一次被被铁籁喇嘛发现,受到严处,而思思慕慕的情人则被处死,从此天人永隔,给他留下无数的创伤。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此后,在担任达赖喇嘛期间,在他流连街头时认识了一位叫达娃卓玛的姑娘,她聪慧善良,性情温和,一见钟情。

但是命运却没有善待他们,尤其是他还是一个僧人。后来,达娃卓玛被父母带走,去了远方,从此再无相见。从此仓央嘉措失魂落魄,夜来幽梦都是对她的思念,他写的很多情诗,都是为她而作。

人生总有离别,任何人都躲不过,逃不脱,总有那么几段情,忘不掉,放不下。

短暂的美好缠绵,带来了无尽的忧伤与悲凉,该如何让自己坚强,忘却曾经的伤。只是,很多人都无法做到彻底忘记,只能隐藏在内心的某个角落,让时间冲淡记忆。

我可以微笑着告诉佛祖,

告诉你——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世间不容仓央嘉措这样美好而痴情的男子。后来,无心与权势的他,却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被废除职位,在押解去京城的途中,仓央嘉措失踪,自此,世间再无此人。

他的一生,在叛逆与戒律之间挣扎,满腹才华,柔情的诗词写尽了人生,每一句都用情至深。

他虽不能成为真正的佛,但他是佛前,那一株最美的莲花。清丽,隽永,无暇。

仓央嘉措《地空》解析?

仓央嘉措《地空》解析仓央嘉措是唯一逃脱布达拉宫的人

文字主要是说明:我被俗世隐瞒仓央嘉措是唯一逃脱布达拉宫的人,转身时又被自己撞到。从莫须有的罪名起步,行色简单,心术复杂。这时,恋人们腾出最敏感的地方,供我痛心。而我独坐须弥山巅,将万里浮云一眼看开。

爱情本是上天送给每个人的最美礼物,只因我们的心常在无明黑暗中,往往是以爱的名义,混乱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我们所谓的忧悲苦恼,很多时候,其实是作茧自缚。

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手心忽然长出纠缠的曲线;懂事之前,情动以后,长不过一天,留不住,算不出,流年。哪一年,让一生,改变。

仓央嘉措的诗歌大量地运用了比拟、 双关、 象征、 排比等手法, 以此烘托渲染气氛, 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创设出悠远的艺术境界,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仓央嘉措堪称使用意象传情达意的巨匠,诗歌作品中各类意象比比皆是。事实上,意象的丰富性已经构成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

扩展资料:

《地空》作者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

汉文译本公开发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种,或用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动活泼的自由诗,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欢迎;英文译本于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于藏文原诗下注以汉意,又译为汉文和英文。

汉译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实准确并保持原诗风姿,再加上赵元任博士的国际音标注音,树立了科学地记录整理和翻译藏族文学作品的典范。仓央嘉措在藏族诗歌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开创了新的诗风,永远值得纪念和尊敬。

《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仓央嘉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