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事计

如题所述

岳飞事迹:
1103年,岳飞生于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一个农家,出生之时有大鸟飞鸣掠过屋顶,故取名飞、字鹏举。少时家贫,日间耕田割草,晚上以柴照明念书习字,尤喜读兵书。岳飞体魄强健、寡言淳厚、刚直义气且勇力过人,十几岁已能拉300斤硬弓、960斤腰弩,能左右开弓射箭,枪法“一县无敌”。

岳飞20岁入伍,投奔真定(今河北正定)安抚使,但不久因父丧回乡,两年后,再投河东路平定军。1126年,金军攻汴京,朝廷风雨飘摇,钦宗弟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名义招募义勇民兵,岳飞投其帐下,因率百骑斩杀金军几千有功,被升为秉义郎。

不久,赵构改派岳飞至老将宗泽麾下,赴澶州援救汴京,自己却视望不前,待金军1127年4月攻入汴京将徽、钦二宗及后妃、大臣等三千人和无数财宝掳走北归后遂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高宗任命宗泽为开封知府兼东京留守,听信宠臣黄潜善等劝说,反“战”而主和。岳飞上书怒斥议和力主回击,反被以“越职”罪免去职务。

三个月后,岳飞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颇受赏识,曾在王彦统辖下抗金,渡河收复新乡。因与王彦不和,转战汴京,再次投奔宗泽,在黄河以南连续战胜金军。次年,曾24次上书高宗请求还都的老将宗泽忧愤成疾,临终三呼“渡河!”而亡,岳飞随接替东京留守的杜充南下,退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市)。1129年冬,金军由兀术(即宗弼,金太祖阿骨打第4子)统率大举南侵,渡江攻入建康。高宗辗转逃往海上,仅率臣八九人,乘楼船飘泊于温州、台州一带。

岳飞奉命收复建康,先率部在城南牛头山埋伏,深夜派百名黑衣战士混入敌营,使金军于梦中,互相残杀,又伺机捕捉敌人哨兵,获知敌北撤路线,火速赶往静安镇,横刀跃马冲入敌军,往来翻飞击毙敌军无数,乘胜进驻建康后,升任通(今江苏南通)、泰(今江苏泰州)镇抚使。岳飞由此崭露头角。

1130年,金扶植汉奸刘豫割据河南、淮北建立伪齐政权,使其牵制南宋以缓和宋对金的直接威胁。放回降臣原宋御史中丞秦桧,让他劝诱高宗称臣行南北分治。同时由兀术率主力征服川、陕,以断南宋兵粮之援。

南宋相应在江淮之间有防,派岳飞防守江州(今江西九江)至江陵(今湖北江陵)一线,岳飞先平定叛军、游寇及农民起义,收编精兵,以后三次主动出击大获全胜。

第一次在1134年,岳飞率军从江州出征,收复伪齐占领的襄阳等六州之地。在随州(今湖北随县)岳飞的16岁长子岳云,手握各重80斤的铁锤力夺头功。在襄阳,岳飞慧眼识破敌人以骑兵布防江岸,以步兵摆阵阔野的破绽,令部将以手持长枪的步兵攻敌骑兵,使其阵脚大乱,互相争挤夺路,落入江中。又以骑兵将敌步兵杀得丢盔卸甲,击溃伪齐主力。仅三个月即顺利收复六州,保住了长江中游,打通了通往川陕之路,扭转了南宋的被动局面,增强了军民抗敌的勇气和信心。32岁的岳飞被破例提升为清远节度使,又进封武昌郡开国侯,享受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同等的宋朝最高殊荣。

由于高宗严令不得越界追敌扩大事态,岳飞只得率军回鄂州(今湖北武昌)驻防,期盼着“何日请缨提劲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年底,金、齐联军进逼庐州(今安徽合肥),高宗“御札”岳飞东下解围。牛皋等13骑先遣,略展“岳”字旗,已使敌军心动摇,待援军赶到又追杀敌军30余里,以至百里外的兀术大营也闻风北逃。

1135年夏,岳飞率军镇压洞庭湖地区杨么起义,被朝廷封为开国公。岳家军由于收编起义军人数猛增。次年,岳家军第二次北上出击,收复洛阳西南险要之地,夺取烧毁伪齐粮秣,逼近黄河。因朝廷不供军粮,功败垂成。虽升职太尉,壮志难酬,填《满江红 》抒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137年,金下令取消节节败退的伪齐,以归还河南、陕西为条件诱使南宋议和称臣纳贡。1139年元旦,秦桧代高宗向金使跪拜称臣、接受金朝皇帝诏书,达成和议。岳飞坚决反对,上表称“和好不可恃”,并四次奏辞因和议而赏封给他的官衔,遭秦桧忌恨。

果然,金军于1140年5月撕毁和约,四路伐宋。高宗大惊失色,不得不下令各军分别抵抗。岳飞第三次出击,令所部一支分路进攻河南,一支重返河北,自己率主力从正面向汴京推进。40多天,先后收复陈州(今河南淮阳)等重镇,从三面形成对汴京的包围圈。7月初,岳飞以少数轻骑驻守郾城,每天派小股人马向金军挑战。兀术由小路进军至城北20里处与岳家军相遇。

岳飞命岳云先闯敌阵,苦战几十回合,获胜。兀术遂以有“常胜军”之称的“铁塔兵”、“拐子马”袭来。“铁塔兵”是金兀术侍卫亲军,由三千余头戴双层铁盔、身披重甲的骑兵组成,每推进一段,后面便置障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正面冲锋时,犹如一道铁墙。左右两翼配备轻骑兵一万五千,常在战斗最激烈时突然出击,称“拐子马”。待敌军临近,岳飞指挥经过专门训练的步兵手持“麻扎刀”和大斧专砍马腿,使敌马翻人仰不得前进。从午后直战至天黑,金军大败。

接着,在郾城附近连战连捷。在颖昌(今河南许昌)再杀退兀术的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金军全线崩溃,副帅毙命,兀术败逃。岳飞上书高宗:此乃“陛下中兴之机,金贼必亡之日”。并亲率岳家军追抵朱仙镇,距汴京仅45里,与义军配合将兀术围困在汴京,派猛将率500精骑与十万金军对阵。

兀术哀叹:“自我起兵北方以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失败过。”岳飞决心乘胜渡河收复河北,激励部将:“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然而,高宗慑于岳飞震主之威,听信秦桧奏言,“令岳飞暂且班师”,下令各路大军一律撤回原驻地。岳飞锐意北伐,上奏道:“豪杰向风,士卒用命,时不再来,机难轻失。”高宗借口“孤军不可久留”,一天催发12道金牌(即一尺长朱漆金字木牌),日行四五百里。岳飞涕泪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被迫撤军。

此后,兀术提出“必杀飞,始可和”的条件。高宗于1141年一举剥夺韩世忠、张俊、岳飞的兵权,解散其军队。诏岳飞赴临安(今浙江杭州)任枢密使。不久秦桧又唆使右谏议大夫万俟以居功颓惰弹劾岳飞,使罢官出朝。再诬陷岳飞与岳云及部将张宪谋反,将岳飞逮捕入狱,由高宗亲自审理此案。审讯中御史中丞何铸被岳飞背上由老母亲手刺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深深感动,转而为岳飞鸣冤,朝廷改由万俟接任审理。同年底,宋金议和,规定;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匹两;南宋称臣,且“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1142年1月,岳飞被以“莫须有”(即或许有)罪赐死,岳飞手书:“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后,将毒酒一饮而尽,时年39岁。

岳飞死后,全家被抄,五子中除岳霖被人收养,余皆或充军岭南,或逃往湖广。甚至下属也被株连罢免或处死。直至高宗退位,孝宗为鼓士气,平民愤。才追复岳飞官职,将其遗骸依礼迁葬于西湖栖霞岭下。宁宗时,追封岳飞为“鄂王”;立岳庙。

岳飞一生俭朴,不置田产,不积私财,不为后代钻营利禄。用兵,一反出征前先授大将阵图,由皇帝遥控的成制,岳飞认为按图布阵是用兵的常法,但用好的关键则是将领审时度势以变制。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人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打仗时他身先士卒,与土兵共甘苦,从不居功自傲,赢得了历代人民崇敬和同情。关于岳飞的传说不仅很多,而且流传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在一些地方人们将油条称为“油炸烩(音同桧)儿”。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参考资料:http://www.guxiang.com/lishi/renwu/junshi/200103/200103140045.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27
从金史看岳飞的功绩
从金史看岳飞的功绩

-
换个角度看岳飞————————《金史》中的岳飞及浅析
从前看了好多关于岳飞的帖子,但是大多数是出自《宋史》和《说岳全传》来解释岳飞抗金,而到现在我还很少发现有从金朝这个角度来论述岳飞的,今天我将以金史为主,参以宋史和其他史料来考证岳飞的军事行动和发表我对历史的一些评价:

(一)《金史》本纪之岳飞史料
岳飞与金军作战主要在熙宗朝,因此我们要查阅《熙宗本纪》:
“天眷三年十二月乙亥,都元帅宗弼上言宋将岳飞、张俊、韩世忠率众渡江,诏命击之。”这里说的是在金军收复曾经还给南宋的河南 陕西地后宋的军事行动,考《宋史》列传124《岳飞传》,因为天眷三年当南宋之绍兴十年,在绍兴十年《岳飞传》记载“十年,金人攻拱、亳,刘锜告急,命飞驰援,飞遣张宪、姚政赴之。”宋史与金史吻合,考列传128《张俊传》记载“十年,郦琼在亳州,俊以大军至城父,都统制王德下符离,乘胜趋亳与俊合。俊引军入城,金人弃城遁,父老列香花迎俊,遂复亳州,留统制宋超守之。俊引军还寿春,进少师,封济国公。”可见张俊参加了北上的军事行动。考列传123《韩世忠传》“十年,金人败盟,兀术(完颜宗弼)率撒离曷、李成等破三京,分道深入。八月,世忠围淮阳,金人来救,世忠迎击于泇口镇,败之。又遣解元击金人于潭城,刘宝击于千秋湖,皆捷。”此三人记载宋史与金史在时间上是吻合的,可足为信史。
考《宋史》本纪26《高宗本纪》绍兴十年“六月甲辰朔,以韩世忠太保,张俊少师,岳飞少保,并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再次印证了《金史》记载的可信性。

(二)完颜宗弼传之岳飞史料
在岳飞的主要军事行动中遇到的金朝最强大的对手是完颜宗弼,因此《宗弼传》值得重视,案《金史》77《宗弼传》关于岳飞的记载有如下,系于天眷三年事有“宗弼由黎阳趋汴,右监军撒离喝出河中趋陕西。宋岳飞、韩世忠分据河南州郡要害,复出兵涉河东,驻岚、石、保德之境,以相牵制。宗弼遣孔彦舟下汴、郑两州,王伯龙取陈州,李成取洛阳,自率众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时天眷三年也。”这里两次提到了岳飞,但是记载却大可令人质疑。因为这里至少没有记载我们所熟知的顺昌 郾城 颖昌等诸大战,而且弄的一点痕迹都没有,仅仅用一句“时暑,宗弼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就一语带过,这时人们会问《金史》是不是有讳败的嫌疑啊,不用着急。向这种出自众人之手的大型史书,想要造假是很难的,即使这个列传里没有,在其他列传也会找到。只要仔细查阅即可,关于这个情况,我认为同金史的编纂过度依赖金朝的实录有关。稍后我们会看到的。

(三)其他列传的关于岳飞之史料
(1)《金史》卷81之《王伯龙传》在系于随完颜宗弼南下经略江南的战役中记载这么一段史料“军渡采石,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这是《金史》中出现的击败岳飞的史料,考同书《宗弼传》记载“将至江宁西二十里,宋杜充率步骑六万来拒战,鹘卢补、当海、迪虎、大合击破之。”那么对照宋史又如何呢,考《岳飞传》记载“时命充守建康,金人与成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竟不出。金人遂由马家渡渡江,(杜)充遣飞等迎战,王躞先遁,诸将皆溃,独飞力战。”宋史这里只是说岳飞“力战”而没有谈到结果。
但是随后记载“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为了突出岳飞军队的纪律严明记载的这个事说明他也在“退”军之内。但是这场战役并不是岳飞的责任,毕竟他不是主将。

(2)《金史》卷84之完颜昂(奔睹)传记载“天眷元年,授镇国上将军,除东平尹。明年夏,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东平有兵五千,仓卒出御之。时桑柘方茂,昂使多张旗帜于林间,以为疑兵,自以精兵阵于前。飞不敢动,相持数日而退。昂勒兵袭之,至清口,飞众泛舟逆水而去。时霖雨昼夜不止,昂乃附水屯营。夜将半,忽促众北行。诸将谏曰‘军士远涉泥淖,饥惫未食,恐难遽行。’昂怒不应,鸣鼓督之,下令曰:‘鼓声绝而敢后者斩。"遂弃营去,几二十里而止。是夜,宋人来劫营,无所得而去。诸将入贺,且问其故。昂曰:‘沿流而下者,走也;溯流而上者,诱我必追也。今大雨泥淖,彼舟行安,我陆行劳。士卒饥乏,弓矢败弱,我军居其下流,势不便利,其袭我必矣。’众皆称善。岳飞以兵十万围邳州甚急,城中兵才千余,守将惧,遣人求救。昂曰:‘为我语守将,我尝至下邳,城中西南隅有堑深丈余,可速实之。’守将如其教,填之。岳飞果自此穴地以入,知有备,遂止。昂举兵以为声援,飞乃退。”
我当年对这个史料是深信不疑的,至少在读完了这个列传后岳飞在我心目中那种无战
不胜的形象就消失了,后来关于这个问题我阅读了很多书,一般来说宋史和金史的学者对这个问题一般持回避态度,邓广铭的《岳飞传》没有提到这个问题。还有的宋史学者以年数不对来否定,因为天眷二年是宋金两国的和谈之年,那年金朝在完颜昌的主导之下同宋朝议和,答应给宋河南 陕西地。也就是说宋朝和金朝在那一年没有发生战事,考宋史岳飞传,天眷二年当南宋之绍兴九年,在那年岳飞只是提醒宋高宗不要和议,金朝可能背盟。没有任何作战的记载。但是在金史中的确有系年的错误,因此治辽金史者多采取模糊的态度,比如说周峰先生的《完颜亮评传》中说完颜昂“曾经和宋朝大将岳飞对阵”考《金史》《地理志》,东平为宋之郓州,邳州为宋之淮阳军,在岳飞传中没有他到过这两地的记载。本人对此思考良久,因为没有新的史料(我只有《宋史》《金史》和《续资治通鉴》等书),只能继续待考下去。不过也作为关于岳飞的记载发在这里。

(3)《金史》卷68之阿鲁补传记载“宗弼复河南,阿鲁补先济河,抚定诸郡,再为归德尹、河南路都统。宋兵来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鲁补,与许州韩常、颍州大臭、陈州赤盏晖、皆会于汴,阿鲁补以敌在近,独不赴。而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颍三州,旁郡皆响应。”这是天眷三年的事,案〈金史〉之〈地理志〉“许州,下,昌武军节度使。宋颍昌府许昌郡忠武军。”就是宋之颖昌,郾城为其所辖。“陈州,下,防御使。宋淮宁府淮阳郡镇安军”“ 颍州,下,防御。宋顺昌府汝阴郡。”可见岳飞确实收复了颖昌和郾城。但是这段史料也有问题,顺昌当时在宋军的掌握中,〈宋史〉列传125之〈刘锜传〉记载“(绍兴)十年,金人归三京,充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所部八字军才三万七千人,将发,益殿司三千人,皆携其孥,将驻于汴,家留顺昌。”顺昌并没有归属金军,而〈金史〉把刘锜当作刘光世,也是一误。从这里可以证实〈宗弼传〉的记载不属实。

(4)〈金史〉卷82之〈仆散浑坦传〉记载“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拒。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败宋护粮饷军七百余人,多所俘获。”其中二年应为三年之误。考〈金史〉〈地理志〉鄢陵在南京(开封)的管辖之内,要在颖昌之北,不少人拿它来作为朱仙镇大捷存在的证据,他们认为,鄢陵在朱仙镇的南方,而宋军的护粮队伍都出现在朱仙镇的南方了,那么他当然是有的了,在宋史学界有两种看法,邓广铭认为朱仙镇大捷纯属岳珂(岳飞之孙)杜撰,并做了详细的考证,在〈邓广铭治史从稿〉中,而王曾瑜认为确有其事。邓广铭先生从宋人的大量史书中没有查出朱仙镇大捷的记载,只见于〈金陀粹编〉一书予以否定。
〈中国通史〉采取了记载是“宋人的记载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可能只是一场遭遇战,但是岳珂和其他人将战果无限夸大”,我个人认为在宋军逼近开封的情况下,金将仆散浑坦敢于主动出击还深入侦察,可以证明金军并没有有些宋人记载那样完全失去斗志。

(5)〈宋史〉岳飞传有这么一段史料“飞乃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布经略西京、汝、郑、颍昌、陈、曹、光、蔡诸郡;又命梁兴渡河,纠合忠义社,取河东、北州县。”
“李通、胡清、李宝、李兴、张恩、孙琪等举众来归”让我们看看这些人在〈金史〉中的记载吧。
李兴一路,见于〈金史〉卷79之李成传记载“宗弼再取河南,宋李兴据河南府。成引军入孟津。兴率众薄城,鼓噪请战,成不应。日下昃,兴士卒倦且饥,成开门急击,大破之。”
然后双方在洛阳地区展开争夺,转引陶晋生先生的〈岳飞与完颜宗弼〉一文“七月,岳飞部将张应、旱清复西京,李成遁走。李成数为李兴所败,向宗弼求援,宗弼遣援军蕃汉军数万人前往。李兴以众寡不敌,遂弃城奔永宁的白马山。”可见双方是经过反复争夺的胶着状态。

李宝 孟邦杰的两路见于〈徐文传〉“宗弼复取河南,文破宋将李宝于濮阳、孟邦杰于登封。”可见岳飞派出的这几路并非各个都是顺利的。

(6)《宋史》《岳飞传》记载金朝在得知岳飞大捷的消息后北方人民涌动“金帅乌陵思谋素号桀黠,亦不能制其下,但谕之曰‘毋轻动,俟岳家军来即降。’”,乌陵思谋在《金史》中无传,他叫做乌林答赞谟,我参考了周峰的《金代前期重臣乌林答赞谟探赜》,里面引自《大金国志》和《三朝北盟会编》的类似记载有在天眷三年(1140)“太行义士夜破怀州万善镇,去怀二十里,州人大恐,本州守乌陵思谋率军民保城。既旦,集父老于庭,谕之曰:‘尔等知破万善镇之人否?南宋官军耶?太行盗贼耶?’父老皆曰:‘太行盗贼。’思谋曰:‘尔等既知非南宋军,则各抚谕子弟及闾里丁社,慎无得扇摇妄动,恐盗贼不能保尔,反害生灵。若南宋军来,则不必尔等为计,我当纠率郡人,开门纳王师矣。’于是酒劳之而散。思谋自穹庐内乱之后,太行啸聚蜂起,每终夜辗转无寐,或披衣而坐,喟然叹曰:‘可惜官人,备历艰险,以取天下,而今为数小子坏之。我未知死所矣。’官人呼粘罕。时乃割地之初,以大河为界,北方盛传南帝亲征,民间往往私结徒党,阴置军器,以备缓急。沿河州郡尤为流言所惑,至于昼为罢市,夜或披衣以伺风声者。思谋时守河内,地当要冲,自揣势削身危,常怀疑惧,万善又为义士所破,故假以抚谕为名,露其心腹哀鸣,以结彼人,又为播达宋朝,以为先容耳。””
可见在岳飞的北上的军事行动下,北方确实发生了一些人民的暴乱,但是乌林答赞谟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地保住他的守卫地,《岳飞传》说的“纳降”恐怕指此,但这是诓骗之辞,是为了稳定人民形势然后进行分化瓦解所用的招数,而《岳飞传》把他当作岳家军的声威所至。就有些不当了。

(7)《金史》卷66之完颜宗秀传记载“宗弼复取河南,宗秀与海陵俱赴军前任使。宋将岳飞军于亳、宿之间,宗秀率步骑三千扼其冲要,遂与诸军逆击败之。”但是根据《岳飞传》记载“师至庐州,金兵望风而遁。飞还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赐札,以飞小心恭谨、不专进退为得体。兀术破濠州,张俊驻军黄连镇,不敢进;杨沂中遇伏而败,帝命飞救之。金人闻飞至,又遁。”说明岳飞在这场战役中没有同金军交手,当时在这一带的军队是宋将张俊 王德 杨沂中等。宗秀击败的应该是他们的军队。

(8)在金朝人的眼里,岳飞是因为“见忌”而被杀的,而不是秦桧。————-见卷98之《完颜纲传》
这时已经是宋金在宋宁宗 金章宗时,宋朝发动北上的军事行动,遭到金军猛烈反击,连连败退,金朝把战事扩大到宋境内,招降宋朝的大将吴曦,给他去了一封劝降书,书里首先描绘了吴曦祖先的战绩“时则乃祖武安公玠捍御两川。洎武顺王璘嗣有大勋,固宜世胙大帅,遂荒西土,长为籓辅,誓以河山,后裔纵有栾黡之汰,犹当十世宥之。然威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自古如此,非止于今。”然后为吴曦个人角度出发,处处为其着想,说明了宋帝的不信任,并拿岳飞与之相比“且卿自视翼赞之功孰与岳飞?飞之威名战功暴于南北,一旦见忌,遂被叁夷之诛,可不畏哉。
故智者顺时而动,明者因机而发,与其负高世之勋见疑于人,惴惴然常惧不得保其首领,曷若顺时因机,转祸为福,建万世不朽之业哉!”
不久吴曦即降金,可见招降书的威力,不过也道出岳飞在金朝人中的地位“威名战功暴于南北”,而金朝人的看法比宋人眼光大,直接指斥为宋朝皇帝对武将的不信任和猜忌防范,秦桧不过是高宗杀岳飞的催化剂而已。

(三)评价
关于岳飞的问题已经争执了很长时间,但是还没有争执出个结果了,有好多人认为光凭岳飞一人之力即可收复中原,我不同意,岳飞固然是大英雄,但是不能神化。为什么不能呢,辽宋西夏金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分裂时期,我们现在歌颂统一,但不能忽视那个时代分裂的合理性,那个时代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而宋虚弱因为使得金朝非常容易得手,这让许多热中于比较“综合国力”的人大跌眼镜。但是我们不能不忽视一个问题,南宋完全继承了北宋的衣钵,承载着大量的腐败因素,请看《文献通考》的以下记载:

“吁田 湖田,多起于政和以来,其在浙者,隶应奉局,其在江东者,蔡京 秦桧相继得之,大概今之田,昔之湖,徒知湖中之水可沽以为田,而不知湖外之田将胥而为水也,主其事者,皆近幸权臣,是以委临为壑,利己,困民,皆不复问”在国家需要中兴的时刻,这些权臣着急去兼并土地,大捞一笔。
“盖中兴以来,朝廷之经费日困。则不免上供于外,别立名色,以取之州郡,如经总制,月桩钱之类是也,州郡之事力有限,不免于常赋之外,别立名色,以取之百姓,如槲面米,头子钱之类是也”
“自有天地,而财用之多,未有今日之比”“虐用其民”“百姓不胜诛求之苛”在国家需要团结百姓之时,却抓紧搜刮百姓,弄的民怨沸腾,如何获胜。
“按,建炎中兴后,兵弱敌强,动辄败北,以致王业偏安者,将骄卒惰,军政不肃所至”大将“论其官,则兼两镇之重”“论其家,则金帛充盈,锦衣肉食”军队的成分“……避赋役,免门户者往焉,纳贿赂,求官爵者往焉,有过咎不得仕者往焉。犯刑实,畏逮捕者往焉,违科举,失士业者往焉。则又有乡党故旧之人,百工手艺之人,方技术数之人,音乐 *戏之人,彼所以辐辏萃集者,非有势庇之乎?非有利聚之乎?”这样的军队又能如何去作战,这就是注定了岳飞这样的英雄在这种腐败的环境下,只有他能顽强地作战,为南宋创造一些军事奇迹,但是没有全国的支持,而当他触及到南宋的逐渐巩固的皇权时,高宗以金朝制约大将,以大将制约金朝,一旦有打破平衡的迹象,则不免遭诛。

对于金朝,岳飞也是有影响的,由于他的努力抵抗,使得金朝不得不不断进行改革,我们发现在岳飞进军的时间前后,金朝的一系列新政浮出水面,包括“天眷新制”“皇统改革”“正隆官制”等,逐渐确立了农业和中原本位的政策,北方人民抗金形势趋于缓和,生产开始恢复,人口开始增加,为大定小康打下基础。

文章来源:铁血论坛
--------------------------------------------------------------------------------

-- 作者:科学万岁
-- 发布时间:2005-9-2 17:45:00

--
“逐渐确立了农业和中原本位的政策,北方人民抗金形势趋于缓和……”
=================================

正所谓“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假使日本征服中国,十几年后中国人也会这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