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美文

如李清照,柳永,苏轼,陶渊明等等万金油人物,每人一小段,不要长,但一定要文采飞扬,辞藻华丽,小弟先在这谢过了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代女词人!当初,她也曾花前月下,她也曾泛舟湖上,“惊起一滩鸥鹭”本是痴小人家女,且听风吟,吟词作赋,优哉游哉;而后,金兵入侵,铁马山河,她颠沛流离,她行途坎坷,本是安身立命者,奈何奔波中蹉跎,丈夫的离心,精神的摧残,她竟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传承她才情的来人,但人们永远记得那个于冷冷清清中寻寻觅觅的坚强女子。乱世! 负了她的良辰美景,却也成就了她不朽词作......

  柳永: 奉旨填词柳三变!仕途坎坷,厌弃官场,穷困潦倒,无以为继,一派心血,尽付之于词;倚红偎翠,浅斟浅唱,不同于其他人对歌姬的刁难摧残,他视她们为知己,多少轻执着红牙板的如花美眷以得他一词而倍生温情;他的穷困于死后无财下葬而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这世间没有辜负他,死后歌姬葬之,霓裳羽衣,数月不散,只为他送行,“不愿皇帝召,唯愿柳七唤”,官场弃了他,民间里,歌坊间,他永垂不朽......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他!豪放词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宦海浮沉遮不住他恣意的心,人情冷暖,掩不了他洒脱的品性。豪放!闻家国有难时,他会挽雕弓如满月,畅想着西北望,射天狼,虽不居庙堂,可思君报国。柔情!亡妻忌日,他一反豪放风格,“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也缠绵于思念亡妻的柔情似水。他爱国,他情深,他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名家大士的锦绣篇章里,总有它的一席之地,永不衰落…….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淡泊名利。爱读书,每每不求甚解,性嗜酒,酩酊大醉,松林间,早地上皆可作为休息之地。日初而作,日落而息,世人无须就我,我亦无须就世人。爱菊,因同为隐遗者;种柳,因同有不折的傲骨。“归去来兮,田园将芜”“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当世人还在追名逐利时,他笑管他世人如何,我且闲云野鹤,为世人留下了一个闲情逸致的“五柳先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13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诅楚文】
碑获於开元寺土下,今在太守便厅。秦穆公葬于雍橐泉祈年观下,今墓在开
元寺之东南数十步,则寺岂祈年之故基耶?淮南王迁于蜀,至雍,道病卒,则雍
非长安,此乃古雍也。
峥嵘开元寺,仿佛祈年观。旧筑扫成空,古碑埋不烂。诅书虽可读,字法嗟
久换。词云秦嗣王,敢使祝用瓒。先君穆公世,与楚约相捍。质之于巫咸,万叶
期不叛。今其后嗣王,乃敢构多难。刳胎杀无罪,亲族遭圉绊。计其所称诉,何
啻桀纣乱。吾闻古秦俗,面诈背不汗。岂惟公子邛,社鬼亦遭谩。辽哉千载后,
发我一笑粲。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声声慢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柳永:奉旨填词柳三变!仕途坎坷,厌弃官场,穷困潦倒,无以为继,一派心血,尽付之于词;倚红偎翠,浅斟浅唱,死后无财,歌姬葬之,霓裳羽衣,数月不散,“不愿皇帝召,唯愿柳七唤”,官场弃了他,民间里,他却永垂不朽!

蝶恋花 :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2个回答  2011-04-10
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
第3个回答  2011-04-15
向你推荐一本书《抢分50周》晨读、晚记的那本,里面就有你要求的关于那些人物的每人一小段的美文,而且写的很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