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在哪里?

如题所述

应用文和文学作品是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的两种重要文体。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是以塑造文学形象为目的,是一种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的写作实践活动,应用文是研究应用文体写作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极强的实践性。

文学作品和应用文的区别从以下方面体现:

1、应用文是以实用为目的的。

实用性是应用文最基本的特性,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类的本质属性,应用文的其他特性都是由这一特点派生出来的。在不同的文种中,这种实用性可以有不同的体现,例如有的是规范人们的行动的,如条例、规定,有的是指导人们的使用方法的,如一些家电说明书,还有的是沟通信息,给人以工作参考的,如简报。

2、内容表达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从内容表达上看,文学写作的内容表达相对比较自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和见解;而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文学写作的目的是为欣赏而非实用,即使是领导者个人的作品,也不具备权威性和约束力。应用文写作必须严格遵照、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求政治性,要体现权威性、严肃性、庄重性,对受众有很强的约束力,必须按照应用文的要求遵照、办理和执行。应用文写作强调对象化的思维方式,写作者的思维要服从于客体对象的需要,把握对象的特征,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去组织应用文的内容,从而达到办事的目的。

3、是表现形式的程式化和模式化。

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学写作鼓励创作性,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应用文写作的程式化特点比较明显。文学写作个性更为张扬,形式更加灵活,写法更加多样,鼓励写作者展示艺术想象与形象思维,突破束缚,创造崭新的艺术境界。与文学写作相比,应用文写作格式化思维明显,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写作比较枯燥。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应用文具有固定的和惯用的体式和格式。应用文的模式化和程式化是适应应用文实用性的要求而形成的,简洁明了,有利于受众了解应用文的主要意图,导致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有利于公务处理,在实际应用文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是写作要求的快速性和限时性。

从写作过程上看,文学写作没有时间要求,比较自由宽松,而应用文制作处理上有比较严格的时间限制。文学写作没有什么时限性,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留下了不朽的艺术杰作。应用文的制发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应用文写作无论是向上级报送文件,还是向下级布置工作,通常都有完成的时限要求。应用文的写作时限与工作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例如,新闻稿的写作,时间和作品价值是紧密联系的。

5、结构与表达方式。

应用写作的结构格式比较固定,其中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用以处理工作的公务文书和相关单位或个人之间协商制定的有约束力的规定文书,对格式要求十分严格,这格式往往是法定的,不得变动。它的基本结构一般由原由、正文、结尾组成,甚至还有习惯用语,如“请审批”等。而文学作品则相对自由些,不拘泥于结构的繁简,没有定式。就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也因此文学写作尤重创新,最忌讳的便是雷同。

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在表达方式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应用写作没有抒情的表达方式。应用写作要求客观,实事求是,这就不能有抒情,不能带有个人主观的感情色彩。作为领导,及大众了解的事件,又不能有大量的描写,即使有,也是以白描的形式出现。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学写作,则更侧重于抒情,将自己的想法灌输到人物或事件之上,为塑造典型形象,典型人物以及细节又多有细致描写,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动或静的描写。而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而应用写作则较少运用描写及抒情,即使是通用的叙述在文章中也大多是概括性的,很少有铺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学作品  百度百科-应用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